1. 进水孔、复位孔朝外侧;非快速手动释放卸扣;首缆、易断绳连接方式不正确
分析:
静水压力释放器有手动释放和自动释放两种释放方法:
手动释放时,只需拉开吊钩上的开口销,将吊钩上的小环往上推,救生筏上的缚带就会自动松开,救生筏抛出舷外;图示释放扣不能快速脱开,花费时间长,如螺纹锈蚀更不能手动释放。
首缆、易断绳正确连接方式:艏缆结连接在链环(2)上,同时链环(2)上连接一段易断绳,易断绳的另一端应与静水压力释放器的底孔相连接;
对于气胀式救生筏自由漂浮装置除应检查其首缆、易断绳、静水压力释放器的连接方式是否正确以外,还应根据其不同型号检查进水孔等部位是否处于良好状态。正确安装方向应为其平面端面向舷内,如果安装方向平面端面向舷外,在救生设备周度和月度检查时检查人员不能观察到其进水孔,难以判定其是否处于畅通状态。此外,若静水压力释放装置意外松脱,检查人员也难以将复位顶针插入其平面端上的复位孔进行复位。
2. 救生筏无需剪除的绑扎带被翦除
分析:
救生筏的上下壳体其绑扎带方式常见有二种,其主要作用是保持救生筏上下壳体之 间紧密合拢,以维持救生筏容器的水密性。在救生筏出厂后,为防止救生筏在运输途中容器意外打开,一般都会在容器外额外使用包装带进行绑扎。判断某救生筏的绑扎带是否要剪除先看标识,有剪刀标志的,需要剪除, 有带X的剪刀标志的,不应剪除;再检查该绑扎带是否易于绷断,以及救生筏容器上是否有其它绑扎以保持其水密性。
不能剪除的绑扎带剪除后,救生筏上下壳体不能扣紧,雨水、海浪容易进入救生筏 体内,腐蚀筏体以及内部属具,更为严重的是救生筏抛投内部属具会散落,自由漂泊时 将导致救生筏失去浮力。
3.救生筏容器上缺失船名、船籍港信息
LSA:
4.2.7.1 救生筏应该有以下标示
4.2.7.1.1 制造厂名或商标;
4.2.7.1.2 出厂号码;
4.2.7.1.3 制造日期(年月);
4.2.7.1.4 认可机关名称;
4.2.7.1.5 最近1 次检修的名称和地点;
4.2.7.1.6 每个进口处应写明乘员定额;字高不少于100mm,颜色与救生筏颜色有明显的差异。
4.2.7.2 每一只救生筏上应具有其所从属船舶的船名及船籍港的标志,即使不打开容器也能在任何时候改变船舶识别号。
4.救生筏被额外绳索永久性绑扎,静力释放器动作后无法自由漂浮。
5.船首救生筏首缆固定在筏架上、手动释放扣非快速释放、登乘梯不在存放架
SOLAS III/13
1.3 处在持续使用准备状态,使2名艇员能在不到5miN内完成登乘和降落准备工作;
4.1 每只救生筏的存放应将其首缆牢固地系在船上。
4.2 每只救生筏或救生筏组的存放应设有一个符合规则4.1.6要求的自由漂浮装置,以使每只救生筏能自由漂浮,如为气胀式,在船舶下沉时能自动充气。
4.3 救生筏的存放应能用手动方式,一次将1只筏或容器从其系固装置上释放。
4.4 上述4.1和4.2不适用于第31.1.4条要求的救生筏(船首)。
为保证能快速解脱包扎绳索,应用能收紧和快速脱开功能的脱钩器,并朝外安装.救生筏首缆不应连接在其存放架上。
船首救生筏需人工搬动到舷边,首缆固定在栏杆上抛入释放,因此首缆不需要固定在存放架上,且公约要求2人在5分钟内完成登乘和降落准备工作,人力解脱的系牢方式需要快速释放扣,细小的螺杆将消耗长时间才能解脱,将延误逃生时间。
6.救生筏标识卡没有填写
LSA:4.2.7.2 每一只救生筏上应具有其所从属船舶的船名及船籍港的标志,即使不打开容器也能在任何时候改变船舶识别号。
请稍候,系统正在生成您请求的文件
船舶救生筏检查系列缺陷
扫码过程中请勿刷新、关闭本页面,否则会导致支付失败
购买后请立即保管好,30天后需重新付费。
船舶救生筏检查系列缺陷
扫码过程中请勿刷新、关闭本页面,否则会导致支付失败
购买后请立即保管好,30天后需重新付费。
请点击下载或复制按钮进行操作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你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