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月17日,乌克兰货船M/V ARVIN在土耳其海域一锚地,突然断裂,几分钟后沉没,船员3人遇难。
原因是很简单的:据报道,这条船生于1975年已经45岁了,比李老师还大3岁。
船龄太大,船舶总纵强度早就不足了,在波浪中承受不了剪力和弯矩的作用,实际应力的数值远远超过了许用的临界值,万般无奈断裂沉没。
这么大船龄的船为啥还在营运?也只有一个解释,增加服役时间,就是为了利润,船东就是想让这条老船再多赚几年钱。
利润的企图超出了安全能力的范围,导致海难事故发生。这种例子比比皆是。。。
为了安全不要利润的例子有没有呢?也是天天在发生。。。
某些船舶为了安全起见,利用载重线公约,静力学参数规范等等各种理由尽量少装货;有的公司为了规避风险,在不确定的气象条件下,选择不开航。。。
但是这么做,往往会伤害租家或者货主的利益,人家拿你这条船要赚钱的,你如果不开航,他拿什么赚钱?
按照常理,安全大于天,规避风险无可厚非。但是商业商人是什么?唯一的目的就是利益最大化,当然您也可以理解成唯利是图,这是商业的本质,天经地义。
如果两者没有矛盾,安全和利润都可以兼顾,那么天下太平,和谐美满,过个好年。
但是两者本身就是矛盾的,有矛盾就有伤害。——要安全有时候就伤害到了利润,要利润也会导致船舶不安全,有发生事故的风险。
这个世界,生来就是矛盾的统一体,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
就拿装货量来说,多装货,租家当然乐意,因为多赚运费多赚钱;但是一旦真的装多了,船东肯定不乐意,因为超载了不安全,把强度装超了也危险,那是人家的船,船整坏了,人家下把租给谁?
双方各不相让,就各种动作,各种开撕,狼烟四起,血溅五步,生灵涂炭
这种战斗,通常最后都是要先照顾利润的,安全差不多就行了。船公司租家等大咖们,放眼望去,都是以赚钱为先的,大家上场毕竟都是来赚钱的,在这一点上必须和谐。。。
当然,那些知名的船东大神们,人家也是有尊严的,船舶安全也必须有底线,否则挣钱是小,失尊是大,大哥还是要混世界的,随便被刷脸玩那肯定是不行滴。。。
那装货量到底装多少,大家才能都欢欢喜喜过大年呢?实际上这个问题并不难解决,但是需要真刀真枪的技术管理的参与,靠KTV和开会都解决不了。
还是以装货量为例,这个问题在大型散货船上尤为突出。
矛盾的焦点,在于安全的界限。
如果多装货能够保证安全,那么为啥不装?不装就是船东的问题了,租船就是要运货的,船东也不会为了安全,故意少装货。
开船的毕竟是船员,不是船东本身,所以,装多装少安全不安全,就必须要船长大副来计算和判断。这就有问题了。。。
如果船长大副考虑到船舶安全,自然就想少装货,因为多装他们也不多赚钱,工资是按照合同时间来付的,不是按照装货量挣钱的,那为了船舶安全也是为了自己的安全,当然,船员都希望少装点安全重要了。
但是,利益的另一方租家,其诉求正好是相反的。为了多赚钱就需要多装货,当然是在保证安全的条件下,尽量多装。
不装货用啥赚钱?差个1-2千吨,就差几万美金,一个航次差几万美金,那时间长了,就亏大了,毕竟谁的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
所以,租家肯定要多装货的。这样矛盾就对立起来了。。。
船长大副是通过配载仪来计算船舶载货量的,而现在的配载仪各种不正常的情况都有。有的是船厂做的,功能很齐全,界面很复杂,但是不一定好用;有的是软件公司做的,要价一般都较高,也未必做的好。
当然也有做得好的,但大多数,都不太符合航海生产实践,尤其是设计不接地气,软件没有智慧。
这两个软件供应商,都存在一个重要的问题:他们懂软件,懂编程,但不懂设计,更不懂航海技术。
毕竟术业有专攻:造船是造船的那一套,修船是修船那一套,航海技术是开船的,当然也有开船的那一套。
而这些套,都是各不相同的。乍一看,好像差不多,但实际做起来,差异立刻就出现,纷争骤起。。。
配载软件需要既懂计算机程序设计,又深谙航海技术研究和应用的人来做才是最佳的。二合一,是大于一的。
因为程序员写程序非常好,但是他不懂各种参数之间在应用上的关联,只知道一些基本的逻辑,实现一些基本的功能。程序员的水平再高,也仅限于编程技术,对于航海技术的商业应用基本上是空白。所以做出来的东西,就很难用,且容易出问题。
把计算机编程技术和航海技术合二为一的人,才能游刃有余的解决程序设计和专业技术应用的关系,做出来的东西,才好用。
李老师,就是专门从事这种二合一的人,从业多年,刀法纯熟老道。
对于专业技术,计算机技术其实就是代替人的一个工具,最重要最核心的当然还是人的设计能力。
装货量的问题,李老师都是通过一系列的软件功能来实现的:
租家自己有一个总的软件平台,他所有的船,例如20条船,都在这个平台上,统一管理。
每一条船上,都各自有一个终端,都能和软件平台进行通信,这样就形成了多对一的架构。
如果租家和船东意见不统一,那就用技术说话。
船上把配载文件发给租家,租家用平台打开这个文件,来查看校核这些数据是否正确,结论是否属实。
如果有更好的方案,租家自己修改船上的配载方案,或者自己重新做方案,发给船上,船上认可,这样就解决了矛盾。
双方都认可,才是解决之道。而且都心悦诚服,各回各家各找各妈,而不是互相掐架,谁也说服不了谁,互相骂娘影响工作流程和身体健康
但这一切,都需要强大的软件设计编程能力、航海技术水平,商务流程经验的高度融合才能玩得转。对软件平台和终端的设计实现的人来说,是一个比较大的挑战。
如果,有租家能够认同李老师的利益博弈理论和技术解决之道,可以随时与我本人联系。
只要有完美的价钱,就有完美的价值,更有完美的技术解决方略。
实际上,诸多的技术管理,都可以用李老师的技术手段来实现的,不限于一个复杂度较高的配载平台,其他的平台例如PMS等类似航运商务工作流的软件和硬件,都可以顺利解决各种航运工作上各种问题。
不想买软件平台也没关系,遇到问题,随时可以找我,随时为大家做技术仲裁。
法律,往往是滞后的解决办法,出了事情才用得到法律;当然法律非常重要;
技术,通常是前置的解决手段,目的是不让船舶出事故;所以技术更加重要。
话就先说到这里,对与不对,还请各位江湖大佬批评斧正。
请稍候,系统正在生成您请求的文件
谁来解决船舶安全与利润之争
扫码过程中请勿刷新、关闭本页面,否则会导致支付失败
购买后请立即保管好,30天后需重新付费。
谁来解决船舶安全与利润之争
扫码过程中请勿刷新、关闭本页面,否则会导致支付失败
购买后请立即保管好,30天后需重新付费。
请点击下载或复制按钮进行操作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你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