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头港水域东起南澳岛东南方的南澎列岛,西至海门湾,内海湾直通榕江上游,东西跨度40海里,目前已建成的商用港区有汕头内海湾港区、广澳港区和海门港区,同属不正规半日潮港,但其潮汐呈现较大的差异。
一、内海湾港区
港区范围自汕头港引航锚地附近,向西北偏北方向通过外航道和鹿屿水道进入内海湾港区,向西至龟屿岛附近,潮汐建议参考国家海洋信息中心编制、海洋出版社发行的潮汐表中的汕头港,验潮站位于妈屿岛,平均高潮位1.90米,平均低潮位0.87米,平均潮差1.03米。
(一)内海湾的潮汐特点:
1、内海湾地处榕江、练江、韩江三江入海口,为感潮河口港,潮汐受内河流域的降水量影响较大,特别是当榕江和韩江上游持续暴雨时,退潮时间提前,历时延长,可增水0.5-0.8米。
2、汕头湾口向东朝向南海,狭长的内海湾基本为东西走向,潮汐受风的影响比较大:偏东风时,涨潮提前,历时较长,潮高也高,退潮推迟,历时较短,冬季东北偏东风强劲时尤为显著,可增水0.3-0.5米;偏西风时,退潮提前,历时较长,潮高也低,涨潮推迟,历时较短,夏季西南风强劲时尤为显著,可降水0.3-0.5米。
3、受台风外围影响,风暴增水可达0.6-2.0米。
4、汕头属于亚热带海洋气候,四季不甚分明,每年的农历3至7月为夏半年,高高潮出现在凌晨至天亮之前,涨潮时间长,有时可达8-9小时,潮位也高;低低潮出现在傍晚前后,潮位较低。受强劲西南风影响、上游汛期泄洪、台风严重影响的大潮汛退潮中后期,退潮最大流速可达3-4节,鹿屿水道甚至可至5节;农历9月至次年1月为冬半年,高高潮出现在午后至傍晚,低低潮出现在天亮之前,如受强劲东北风增水影响的大潮汛涨潮中后期,涨潮最大流速可达2.5-3节。农历2月和8月为潮汐转换的过度期。
5、受地形制约,潮流为往复流,流向基本平行于航道走向。
6、东自港外引航锚地起,至内海湾港区最西侧的龟屿约14海里的水域,汕头港潮汐表的验潮站设于妈屿岛,位置居中,以潮汐表中的潮时为基准,港外锚地及航道的潮时提前,即涨潮或退潮提前,涨潮流或退潮流先至,内海湾自东往西的航道、码头的潮时则逐渐推迟,即涨潮或退潮推迟,涨潮流或退潮流迟来。
7、潮流的强弱与潮差大小成正比关系,潮差越大,潮流越强,潮差下,则潮流弱,流速的曲线基本与潮差曲线基本一致。
(二)潮时与潮流:内海湾各处的涨退潮时间及转流时间、流向不尽相同,而港外锚地及航道水域以10米等深线为界,涨退潮的潮时和流向也有较大的差异。
1、港外引水锚地至1、2号灯浮附近:
1.1潮时比潮汐表提前45分钟-1小时,该水域满潮/干潮后0.5-1小时开始转流,风力不大时潮流逆时针回转;冬季偏北风、东北风强劲时,退潮提前,历时较长,涨潮推迟,历时相对较短,夏季偏南风、西南风强劲时,涨潮提前,历时较长,退潮推迟,历时相对较短;
1.2 潮流基本与港外的10米等深线平行,涨潮流向东北偏北,退潮流向西南偏南;
1.3最大流速出现在满潮/干潮前2-2.5小时,最大流速约1.1节,夏季偏南风、西南风强劲时大潮汛涨潮流速可达1.8节,退潮流速相对略弱,而冬季偏北风、东北风强劲时大潮汛退潮流速可达2.0节,涨潮流速相对略弱。
:16
2、港外1、2号灯浮至防波堤头外:
2.1潮时比潮汐表提前约45分钟,该水域满潮/干潮后1-1.5小时开始转流,呈往复流;冬季偏东风、东北风强劲时,涨潮提前,历时较长,退潮推迟,历时较短,当强风风向偏北,则退潮提前,历时较长,涨潮推迟,历时较短;夏季偏南风受表角大山遮蔽,对该航段的潮汐影响较弱;
2.2涨潮流向西北,退潮流向东南偏南,与主航道走向交角15-20度,流压均在主航道走向322/142°上有向西的分量,偏北风、东北风、偏东风强劲时,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涨退潮流压向西的角度。
2.3最大流速出现在满潮/干潮前1.5-2小时,最大流速约2节,冬季偏东风强劲时涨潮最大潮流速约2.5节。
(港外航道及锚地附近涨潮流场示意图)
(港外航道及锚地附近退潮流场示意图)
3、防波堤头附近(前后约200米)
3.1初涨:
流向西北偏北,与航道走向交角小,其垂直于航道走向的横向分量小,流压向西的影响较弱;应警惕的是大潮汛时,防波堤外已略有涨潮流,堤内航道仍然有较强的表面退潮流,小型海轮从外锚地顺流驶入航道,通过防波堤头后遭遇退潮流,会出现较大幅度的降速,尾随船应密切关注前方船舶的速度变化,及时调整航速以保持安全距离。
3.2涨潮中后期:
涨潮流受防波堤约束,在防波堤口附近汇集,流速增大,流向西北,航道流压向西的流压大。重载船顺流进港时,不仅要特别警惕强烈的向左流压,而且还要警惕通过防波堤头时的流压所产生的剪切力矩:船首一旦进入防波堤内,船首部分受到的横流压骤减,而船尾部分仍在堤外,涨潮流作用于船右后而产生强大的转头力矩,将使船首右转。流速越快时,剪切力矩越大,大潮汛的涨潮流急,3.5万吨重载煤船通过防波堤头时即使提前施左满舵并加车,有时仍难以抑制剧烈的右转趋势。
3.3初退:
初退时来自内海湾方向的退潮流尚未抵达,退潮流主要来自于沿岸的离岸流,流向偏南,航道中流压向西。大船进港时通过堤头时流压差也会产生剪切力矩,但是与涨潮流来自于大船右后不同,潮汐初退时大船遭遇的是来自本船右前的退潮流,作用中心偏前,力臂小,流压差所产生的转头力矩也相对较小。大潮汛时高高潮的潮高较高,3.5万吨重载煤船乘最高潮进港时在防波堤头附近将遭遇强烈的涨潮流,航行风险高,有经验的引航员在航道水深满足吃水要求的前提下,推迟0.5-1小时上线进港,在防波堤头外即使遭遇退潮的横流压向左,但是船首进入防波堤后的转头趋势相对弱了很多。
3.4退潮中后期:
退潮流在防波堤头与赤屿岛形成的口门向外扩散,具有一定的东向流压分量。重载船顶流进港时,应特别警惕船位的调整:通过3/4号灯浮时流压向左,因此向右预配流压以控制船位,当接近防波堤头时向左的流压突然消失,如没有及时的调整航向,可能会使船位偏出航道。
3.5小潮汛的满潮/干潮后的潮差小,初退/初涨的潮流较弱,有时甚至会出现长达1-1.5小时的平潮期,对船舶进出港航行的影响弱,略过不表。
港外航道不受防波堤遮蔽航段常受风浪侵袭,海况较差,防波堤头附近的潮流流速快,流向相对复杂,驾引人员操纵重载船进出港时把握好不同条件下的进港最佳时机以规避强流、对流速流向的迅速变化及其对船舶安全航行和操纵影响保持足够的敏感和警惕,是安全通过该航段的关键。
4、主航道5号灯浮至鹿屿岛
4.1潮时比潮汐表提前约15-30分钟,该水域满潮/干潮后2小时开始转流。冬季偏东风、东北风强劲时,涨潮提前,历时较长,涨潮流速略增,退潮推迟,历时较短,当强风风向偏北,则退潮提前,历时较长,涨潮推迟,历时较短;该航段的西侧受达濠岛遮蔽,西南风相对较弱,其直接影响较小,但是偏西风强劲时会对东西走向的内海湾潮汐产生较大的影响,从而间接造成该航段的退潮提前,历时较长,涨潮推迟,历时较短。
4.2该水域满潮/干潮前1.5-2小时流速最大,退潮最大流速可达3节,涨潮最大流速约2.5节,受强劲西南风影响、上游汛期泄洪、台风严重影响的大潮汛退潮中后期,鹿屿水道的流速可至5节。
4.3潮流呈往复流,流向基本与航道走向一致,但受岸型和防波堤走向的影响,主航道从防波堤C点至救助码头对开航段的流向有航道走向略有交角:
4.3.1涨潮时,顺着防波堤CD段内侧和主航道的涨潮流流经防波堤C点后开始分流,主体沿水深较深宽度较大的主航道进入鹿屿水道,小部分向偏北方向进入北水道产生较小的偏东流压;从主航道西侧进入北山湾的涨潮流受岸型阻挡而向东汇入鹿屿水道,流向几乎与鹿屿水道的航道走向垂直,产生较大的横流压,主要影响主航道从9-10号灯浮至救助码头对开水域。
注意事项:
3.5万吨重载煤船进港靠泊四公司华能电厂码头,航至该航段时已经开始减速,吃水大,航速慢,受横流的影响大,应保持足够的警惕,及时、适当的向左调整航向以维持理想的船位。
4.3.2退潮时,退潮流主体沿鹿屿水道流入外航道,但有部分退潮流从北水道向南汇入,产生一定的横向流压,其影响从救助码头至9-10号灯浮最为显著,9-10号灯浮至防波堤C点因流压交角小,影响逐渐减弱,至8号灯浮附近消退。
5、海湾大桥附近(鹿屿岛至11-12号灯浮)
5.1潮时与潮汐表基本一致,岸侧的四公司华能电厂码头、华润水泥码头在满潮/干潮后约1.5小时开始转流,航道在满潮/干潮后约2小时开始转流。
5.2该水域满潮/干潮前1.5-2小时流速最大,退潮最大流速可达3节,涨潮最大流速约2.5节,受强劲西南风影响、上游汛期泄洪、台风严重影响的大潮汛退潮中后期,鹿屿水道的流速可达5节。
5.3潮流为往复流,流向与主航道走向基本一致,但受妈屿、鹿屿的阻挡、分流和岛屿间水流汇入影响,海湾大桥附近的水流比较复杂。
5.3.1涨潮时的潮流分布
5.3.1.1从外航道分流到鹿屿岛北侧的部分涨潮流,受妈屿岛阻挡分流成两股,一股向西北方向通过北水道流入海湾大桥上游的内海湾,一股向偏西方向从鹿屿北侧与妈屿南侧之间汇入鹿屿水道海湾大桥下游的主航道,对基本平行于主航道走向的涨潮流产生向南的流压,汇入流的影响直到涨潮流通过妈屿的最南端后向偏北方向扩散后才逐渐消失;
5.3.1.2接近南侧岸壁的涨潮流通过大桥后,受澳头油库前沿的浅滩阻挡折向主航道,产生向北的流压;
注意事项
3.5万吨重载煤船顺流进港拟向右掉头靠泊四公司华能电厂码头,接近海湾大桥时已处于制动状态,船速慢,受流影响大,应注意以下2点:
A、位置1时右后受流产生右转的转头力矩,船位向航道左侧偏移的同时船首右转,为维持航向需施较大的左满舵,使得雷达上的COG增大,造成船位正在向右偏移的假象,应通过观察物标(海湾大桥上的灯光、航标、附属物、桥面底部连接缝的走向与珠池码头背景的相对变化)、横向岸标距离、电子海图船位判断船位的变化,不应盲目的向左调整船位以免陷入被动;
B、位置2因右后仍然受流,船首有右转的趋势,当航至位置3,也即是大船船头平码头东端即将开始向右旋回时,左后受流而使船首有左转的趋势,因此在趟航接近码头对开掉头区时,当右转趋势减弱时应及时调整拖力,以免抵达位置3前大船已经具有一定的左转趋势而降低向右掉头的效果和效率。
5.3.1.3部分涨潮流从妈屿岛北侧的北水道汇入内海湾主航道的涨潮流主体,流向偏西,与平行于主航道311°走向的涨潮流交角接近50°,将产生明显的向南流压,其作用西至12号灯浮上游300米,东至四公司华能电厂码头西端的正北处逐渐减弱。
注意事项
A、进港船从四公司华能电厂码头对开的311°航段左转进入内航道283°航段时,建议待12号灯浮与14号灯浮开视后再施舵左转(此时驾驶台距离转向点约300米),以免受向南的流压作用,过于接近航道南侧浅滩,同时由于右后受流而产生右转的趋势,施小舵角左转的舵效可能不佳,应引起注意;
B、进港重载船计划在1号锚地附近向右掉头,当接近11号灯浮时余速慢,右舷受流而下南侧浅滩漂移得快,应在右转的同时保持至少1节向前的航速进入掉头区,以免船尾过于接近南侧浅滩;
C、出港船从内航道103°航段右转进入311°航段时,建议待12号灯浮与华能重件码头北端开视后再施舵右转(此时驾驶台距离转向点约200米),以免受向南的流压作用,过于接近航道南侧和12号灯浮;由于内航道南侧浅滩北移,5米等深线过于接近内航道,进出港船通常选择内航道以北80-100的深槽航行,航向110°,与流向交角约7°,甚至珠池码头的离泊出港船以120°左右的航向驶出,与流向的交角更高达17°,流压向南的作用更加显著;
D、3.5万吨重载煤船从1号锚地驶往四公司华能电厂码头靠泊时,吃水大、航速慢,通过11-12号灯浮时不仅向右横移快,而且由于左舷受流不均而产生剧烈左转的趋势,更应引起注意。
请稍候,系统正在生成您请求的文件
汕头港的潮汐与潮流规律浅析
扫码过程中请勿刷新、关闭本页面,否则会导致支付失败
购买后请立即保管好,30天后需重新付费。
汕头港的潮汐与潮流规律浅析
扫码过程中请勿刷新、关闭本页面,否则会导致支付失败
购买后请立即保管好,30天后需重新付费。
请点击下载或复制按钮进行操作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你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