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走锚的判断及应急措施

一、走锚的原因和姿势 走锚是指在外力作用下离开锚泊位置而持续拖动的现象。锚泊船走锚的根本原因是外力大于锚泊力。具体讲走锚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这些原因包括锚地底质不佳、出链长度不足...

一、走锚的原因和姿势

走锚是指在外力作用下离开锚泊位置而持续拖动的现象。锚泊船走锚的根本原因是外力大于锚泊力。具体讲走锚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这些原因包括锚地底质不佳、出链长度不足、外力增大(大风、急流、浮冰等)以及偏荡运动等等。其中重要原因是剧烈的偏荡。


走锚时,锚泊船的船首一般位于偏荡运动轨迹的平衡位置附近,处于风舷角最大,且基本固定不变的姿态。


二、走锚的判断

锚泊船走锚之后,防止船舶搁浅、碰撞等事故的关键是发现走锚,并采取适当的应急措施。下面介绍一些行之有效的走锚判断方法及应急措施。


锚泊时

根据锚地锚泊船的密度、气象水文情况设置雷达和GPS等定位系统的“警戒圈”范围,使之能在锚泊船走锚时发出警报。也可根据与锚地的其他船舶,特别是下风、下游的船舶的相对位置变化来判断是否走锚。

偏荡运动

仔细观察锚泊船的偏荡运动,如果周期性偏荡运动突然停止,船舶变为一舷受风,锚链处于上风舷侧,且风舷角基本保持不变,则可断定发生了走锚。

锚链受力

条件允许时,派人到船头观察锚链的受力情况。偏荡运动中,锚链应周期性地张弛。如发生锚链始终处于绷紧状态或发生间歇性的剧烈抖动,即可判断有走锚可能。


三、走锚的应急措施

一、单锚泊船一旦发生走锚,切不可松长锚链,因为松长锚链不利于锚的二次抓底。应立即抛出另一舷首锚并使之受力,防止船舶由于走锚距离过大而发生搁浅、碰撞等事故。

二、通知机舱备车、报告船长、悬挂及鸣放“Y”信号,并用“VHF”等通信手段及时报告有关当局和发出航海警告。

三、主机备妥后进行起锚,择地重新抛锚。

温馨提醒:

1、船舶上的任何安全隐患都不容疏忽,有任何事情都需第一时间向上面汇报,切不可抱侥幸心理。

2、天气渐入酷寒时节,船员需及时关注气象信息,防寒防冻防雾等措施要周全,且合理安排航行计划。

  • 发表于 2024-01-03 19:44
  • 阅读 ( 2014 )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相关问题

0 条评论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人丑脾气大
人丑脾气大

海员

113 篇文章

作家榜 »

  1. 海员学院 344 文章
  2. 织光 247 文章
  3. 青衫故人 237 文章
  4. 四处漂泊 225 文章
  5. 海员 223 文章
  6. 海贼王 210 文章
  7. 朱亚文 192 文章
  8. 笑的太拽 185 文章

文件生成中...

请稍候,系统正在生成您请求的文件

请点击下载或复制按钮进行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