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泉州港

一、概述   泉州港(Quanzhou Port,别称此刺桐港,港口代码:CNQZJ,位置:24.53N/11841E)位于福建省东南部晋江入海口北岸拥有541公里的海岸线,典型江海交汇,优良港湾。拥有完善的港口设施,...

一、概述

  泉州港(Quanzhou Port,别称此刺桐港,港口代码:CNQZJ,位置:24.53N/11841E)位于福建省东南部晋江入海口北岸拥有541公里的海岸线,典型江海交汇,优良港湾。拥有完善的港口设施,拥有规模宏大的客运码头、疏港码头、渔港码头、航运码头、港口码头等,是一个多功能港口,经营范围包括客运、货物运输、集装箱运输、渔业运输、航空货物运输、滚装货物运输、报税货物运输等。开通外贸航线,打通了“海上丝绸之路”的新通道,为泉州市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注入新的动力和活力,助力打造“海丝”枢纽港口建设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在国际声誉中占有重要地位。

attachments-2024-08-7W6YqV6966cd70fc0dc61.png

二、水文、气象

  该港属于南亚特带海洋性气候,四季分明。春季阴湿多雨,夏季晴热多台,秋季天高云淡,冬季晴冷少雨,3~6月为雨季,5~10月为台风影响季节。风向为N-NE向,统计频率为58% ,次常风为SSW-SW向,统计频率是17%;强风向为NW~NE向,最大风速为16m/s,次强风为SW-SSW向,最大风速为15 m/s。从各月风向统计6~8月最多风向为SSW向,其他月份以NE,NNE风向为多。另外该地区是受热带风暴和台风影响次数较多的地区,7-9月份为台风盛行。据资料统计,自1951年至2002年台风在福建登陆的次数共83次,平均每年发生1.6次。在闽江口至厦门段登录的台风占56%,台风多出现在7-9月,约占全年的88%,其中八月份最多,占32%。

  全年雾日数平均有29.7天,上半年较多,2-5月各月平均在2.8-7.9天以上,最多的为4月份的7.9天,下半年较少,8-12各月平均只有0.1-0.8天。雾出现最多的年份为1993年,为57天。雾的最长持续时间为1991年4月份的71.8小时。

  港区潮流性质属于正规半日潮流,呈往复流特征。大、小潮期间落潮流速大于涨潮流速。落潮最大流速为95cm/s,涨潮最大流速为58cm/s. 潮流的方向因为是收到周围地形,风向等的影响呈现出不规律的变化。

三、锚地

  船抵港前需抵港前约 1 小时向泉州交管VHF16&10申请锚地。泉州港主要锚地有:

 1.采屿锚地:中心位置 251210N 1190315E, 半径 0.3 海里,紧靠航道,水深 20-30 米,大部分底质为砂,局部有埋藏较深 岩石。锚地水域时常被大量渔船和渔网占据。

 2.黄瓜屿锚地:中心位置 20°23′.5N 119°21′.5E,半径 550 米,水深 25-32 米,底质主要为砂,部分为 岩礁。锚地水域时常被大量渔船和渔网占据。

 3.鸿山电厂码头锚地为 1000 米×1000 米的方形水域,设计水深-21.0 米,底质为淤泥。范围 为如下四点连线:

M1:24°40′38.6″N 118°45′53.7″E;M2:24°40′38.5″N 118°46′ 29.2″E;M3:24°41′11.0″N 118°46′29.3″E;M4:24°41′11.1″N 118°45′ 53.7″E 4.锦尚锚地900 米×900米的方形水域,设计水深-21.0 米,底质为淤泥。范围 为如下四点连线:

M1:24°40′38.6″N 118°45′38.5″E;M2:24°40′38.5″N 118°45′ 38.2″E;M3:24°41′11.0″N 118°45′38.3″E;M4:24°41′11.1″N 118°45′ 53.7″E 5.深沪湾大型船锚地:中心位置 24°38′.5N 118°42′.6E,半径 550 米,水深 25-32 米,底质主要为砂。

 6.泉州湾锚地NO.1&2&3&4位于湾口附近,锚地水深12-20米,底质主要为泥沙。

四、泉州港码头介绍

  泉州港辖有四湾5个港区16个作业区,即:湄洲湾西岸肖厝港区和南岸斗尾港区;泉州湾东北面的崇武港及泉州湾港区秀涂港、蚶江港、石湖港、内港港、后渚港、华锦港;深沪湾港区的祥芝港、永宁港、深沪港;围头湾港区围头湾的围头港、水头港、金井港、东石港、安海港、石井港等。目前南安石井作业区新建2个2万吨级多用途泊位及相应的配套设施:可满足1艘5万吨级船舶,或1艘3万吨级船舶和1艘5千吨级船舶,或3艘5千吨级船舶的组合靠泊;石狮锦尚湾,新建一个呈L型华锦码头,泊位共有3个实心的沉箱式码头。1#泊位长213.2米,高程-15.5米。泊位设计船型:190*30.4*15.8*11.2米 (3.5万吨级散货船),2#泊位长度220米,高程-15米,理基-11.85米。前沿停泊水域宽61M。泊位设计船型:124*18.4*10.3*7.4 (5000吨杂货船),兼顾船型:190*30.4*15.8*11.2(3.5万吨级散货船)。3#泊位长度180米,高程-10.8米,理基-7.65米。其中过渡滚装段20米,码头前沿停泊水域宽38M。设计船型:124*18.4*9*7.4 (5000吨杂货船)。

  湄洲湾南岸将以湄洲湾石化基地为依托,推动斗尾作业区9号泊位建设30万吨级原油公共码头泊位,打造产业集群工业港和大宗散货枢纽港,服务石化产业发展。

  现在投产的码头泊位共有95个,其中万吨级以上码头泊位29个。

五、进出港注意事项

 1.泉州港各湾航道两侧及锚地附近大都是海水养殖区,渔栅、渔礁和浅滩 较多,进出港时应始终保持船舶在航道内航行;航道内及附近渔船和黄沙船较多, 进出湾内水道时应注意沟通和协调避让,避让时以“车让为主,舵让为辅”,以保障航行安全。

 2.泉州港有些泊位离台湾海峡水域较近,且码头外面没有遮蔽,流压会很大,且流压也没有什么规律。有时流压接近30度,所以在进入航道之前一定要根据流压提前调整航向,保持船行驶在最有利的位置。进入航道后,根据流压的变化,及时调整航向。

 3.对于大型满载靠泊避免急涨急落时间,要根据潮水计算好富裕水深和做好靠泊计划方案,还要拖轮的使用方面。

 4. 泉州港码头可以加装淡水,供应伙食,但很多泊位不处理垃圾,船员下地需带安全帽,否则罚款。

六、结束语

  泉州自唐宋以来即为海外交通的著名港口,造船航海技术人员如潮涌现,宋元时期航线开拓到东南亚、南亚、西亚以及东非沿岸等海外航线。唐代记录著名僧人的佛教史书《续高僧传》说,南北朝时期,印度高僧拘那罗陀想回国,辗转来到梁安郡(泉州),再搭商船出海,很不幸,他的船只最后又飘回了广州。到唐代,泉州港已是中国四大港口之一,与交州、广州和扬州齐名。石湖码头,宋元时期泉州湾“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港口。

  元代至元十二年,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来到泉州港,他游记中写道:“若亚历山大或他港运载胡椒一船赴诸国,乃至此刺桐港(今泉州)者,则有船舶百余艘。”以极其夸张的描述表达对泉州繁盛商贸的震撼。而在近期,另一位意大利商人雅各在元代写就的笔记被发现整理,在洋洋洒洒三十余万字中,雅各对泉州不吝溢美之词,并盛赞泉州为“光明之城”,这与马可·波罗的记载形成了绝佳互文。

  • 发表于 2024-08-27 14:21
  • 阅读 ( 584 )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相关问题

0 条评论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丁丁
丁丁

船员-船员

155 篇文章

作家榜 »

  1. 海员学院 344 文章
  2. 织光 247 文章
  3. 青衫故人 237 文章
  4. 四处漂泊 225 文章
  5. 海员 223 文章
  6. 海贼王 210 文章
  7. 朱亚文 192 文章
  8. 起风了 187 文章

文件生成中...

请稍候,系统正在生成您请求的文件

请点击下载或复制按钮进行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