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洋船长(轮机长)为什么相当于中级职称而不是高级?

   船员的职称问题:为什么远洋船长(轮机长)仅仅相当于中级职称而不是高级? 虽然转行到陆地工作已经10年了,但是有一个问题一直使我耿耿于怀:为什么远洋船长(轮机长)仅仅相当于中级职称...

   船员的职称问题:为什么远洋船长(轮机长)仅仅相当于中级职称而不是高级?

虽然转行到陆地工作已经10年了,但是有一个问题一直使我耿耿于怀:为什么远洋船长(轮机长)仅仅相当于中级职称而不是高级。

当然,如果在船上工作,职称是没有意义的,毕竟船上是按照职务拿工资的,根本就没有职称一说。但是在人才流动司空见惯的今天,有了比较丰富的海上工作经验后转行到陆地上工作的现象也非常普遍。那么,身份的转变也就意味着职位的变化,这就不可避免要面临着职称的问题。

职称是指专业技术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能力以及成就的等级称号,是反映专业技术人员技术水平、工作能力的标志,当然最重要的它是各行各业(特别是事业单位)衡量工资待遇的主要依据。根据我国现行的职称体系,其级别一般分为正高级、副高级、中级和初级四个级别。比如在高等学校,职称分为教授、副教授、讲师、助教;在医院,职称分为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主治医师、住院医师;在工程界,职称分为教授级高级工程师、高级工程师、工程师、助理工程师等等。

attachments-2025-08-c3qhylFO6892a2c758e01.jpg

根据对各行各业的不完全调查:一个非航海类大学毕业生从参加工作开始,能达到中级职称的时间大都在4-6年之间,能达到副高职称的时间一般在10年左右。那么一个航海类毕业生做到船长(轮机长)需要多久呢?

根据国际海事组织颁布的《海员培训、发证、值班标准国际公约》(STCW公约)和中国海事局的相关规定:

航海类毕业生毕业后须上船实习6个月,见习12个月可以任职三副(三管轮);

三副(三管轮)任职18个月可以任职二副(二管轮);

二副(二管轮)任职12个月可以参加大副(大管轮)的强制培训,考试通过后上船实习3个月才可以任职大副(大管轮);

大副(大管轮)任职18个月可以参加船长(轮机长)的强制培训,考试通过后上船实习3个月才可以任职船长(轮机长)职务。

注意:以上时间都是指在船上工作的时间,俗称“海龄”,而且是最低要求。也就是说,一个航海类毕业生至少需要在船工作6年(但不能是一次性)才有可能升为船长(轮机长)!加上必不可少的在家休假时间、下船学习考试时间和不可避免的船期影响等不可控因素,这个时间大多在10-14年。

也就是说,一个航海类毕业生,如果你毕业后上船工作,无论你能力多么突出,业绩多么亮眼,你都需要花费10-14年的时间才有可能升职到仅仅相当于中级职称的职位。这明显是不太合理的。

而不合理的地方远不止此。

首先,远洋船员这一职业的艰苦性、封闭性、危险性是陆地上其它任何一个职业都不能相比的,仅仅是恶劣的工作环境和长期与家人的两地分居就让很多人望而生畏且避之犹恐不及。这是这个职业最大的劣势,也是许多年以来船员一直短缺的一个重要原因。一个年轻人把航海作为自己的职业这本身就是一个需要勇气、令人敬佩的选择,在此后的十几年里,从一名大学生成长为一名远洋船长(轮机长)的过程中他需要参加并通过多达50门课程(轮机比驾驶略少3门)的理论考试和实操评估(具体考试科目就不一一列举了),其中理论考试全部在海事局的电脑上限时完成,及格线是70分,实操评估的及格线是60分或80分。这样的考试体系的难度在各个行业中不一定是绝无仅有的但肯定是非常罕见的.

其次,船长(轮机长)是船上的最高职务(虽然近几年推出了高级船长、高级轮机长的评定,但是这类人员数量较少而且基本上以陆地工作人员居多),一个行业内的最高职务仅仅相当于中级职称,这种现象也许只在航海界存在,同时似乎也多少有点职业歧视的意味在里面。我们都知道船舶是流动的国土,一艘远洋船舶加上货物的价值数以亿计,上面还有二十几名船员,作为这片国土上的最高长官的船长和全船机械电气设备总技术负责人的轮机长,需要具有的知识储备、实践技能、领导艺术等都必须是非常丰富而且扎实的。如此重要的岗位也不是中级职称的工程技术人员所能胜任的。

国家在新世纪相继提出“海洋强国”和“交通强国”的战略思想,“海洋强国”更是写进了十八大报告中,足以见得开发海洋、利用海洋、保护海洋、管控海洋对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有多么的重要。在这个过程中,每一个环节都离不开人才,特别是航海类人才。提到海员的重要性,媒体上见的最多的是前国际海事组织秘书长的“如果没有海员,世界上一半的人会挨饿,另一半人会受冻”这句老生常谈,可是这句让广大海员热血沸腾的话貌似并没有为海员们带来什么实质性的利好,近几年世界海员日的主题听上去也很美丽:“让海员体面工作”、“为海员创造公平的未来”等等,但是也仅仅是一个口号,一个噱头而已,鲜有专门为了提高海员的待遇和地位的切实可行的政策出台。这说明我们还没有真正把海员当做必不可少的人才重视起来。

说着说着貌似跑题了,本来说职称问题的,扩大到国家战略和国际海员日了,其实还是觉得海员这个职业有些憋屈了。还是回归职称这个话题。笔者以为,为了充分体现国家对海员这一职业的重视,对海员这类人才的重视,吸引更多的优秀青年投身海洋,建设海洋,应该把船上的职务和陆上的职称更好地对应起来:     

远洋船长(轮机长)---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正高级);

远洋大副(大管轮)---高级工程师(副高级);

远洋二副(二管轮)---工程师(中级);

远洋三副(三管轮)---助理工程师(初级)。 

这样一个自我感觉相对公平的政策对航运公司的营运成本没有任何的影响,因为职称在船上没有什么用处,对广大年轻船员却有较强的激励作用,可以使他们看到比较光明的职业前景,从而激励他们更加努力地工作以快速获得较高的职称。即使这个职称不能为他们带来金钱方面的好处,最起码能带来一些职业成就感和自豪感。

也许有人认为一下子把船长(轮机长)由中级职称提升到正高级有点疯狂或者异想天开了,但是笔者以为根据船员在整个职业生涯中承担的责任、承受的压力、付出的努力等方面综合衡量,一名远洋船长(轮机长)完全配得上正高级这个职称,一名远洋二副(二管轮)也完全配得上工程师的称号和职称。

我国持有国际航行海船适任证书的船员(简称国际海员)60万人,其中甲类一等船长、轮机长、大副、大管轮总计只有50473人。这5万多人俗称“远洋四大头”,他们付出的劳动、对社会的贡献、对国家的重要性并不比全国拥有正高级职称的11万注册会计师、16万主任医师、20万正教授要小,区区中级职称远远配不上他们!

  • 发表于 2025-08-06 08:32
  • 阅读 ( 60 )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相关问题

0 条评论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起风了
起风了

海员

182 篇文章

作家榜 »

  1. 海员学院 344 文章
  2. 织光 247 文章
  3. 青衫故人 237 文章
  4. 四处漂泊 225 文章
  5. 海员 223 文章
  6. 海贼王 210 文章
  7. 朱亚文 192 文章
  8. 笑的太拽 185 文章

文件生成中...

请稍候,系统正在生成您请求的文件

请点击下载或复制按钮进行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