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吨内河散货船被滞留 18条缺陷,6项严重缺陷!

近日,一个船友留言,谈到他们船被检查的问题。我详细询问了缺陷情况。就给各位船友介绍一下,避免类似情况发生。本文谈两个问题:一是,该船检查和被滞留缺陷;二是,必须加强对船检的监督。...

  近日,一个船友留言,谈到他们船被检查的问题。我详细询问了缺陷情况。就给各位船友介绍一下,避免类似情况发生。本文谈两个问题:一是,该船检查和被滞留缺陷;二是,必须加强对船检的监督。

一、具体缺陷情况

  船舶概况:散货船,河船。2015年建造,功率1885,总吨5820,船长104米。在检查中被发现缺陷18项,其中涉及滞留缺陷6项!滞留缺陷是:

①后桅横梁间距不满足1.5米要求——30;

②机舱后壁有一个人员通过的开口,不满足水密要求——30;

③一楼客厅与船方通过玻璃门相同,不满足防火分隔要求——30;

④全船所有救生圈都不是船检认可的型式——30;

⑤船上没有固定二氧化碳系统检验报告——30;

⑥机舱一个日用油轨速闭阀卡死——30。

  其他缺陷就不列举了。从上边滞留缺陷可以看出,第①-⑤都是船检机构在年度检验或者中间检验时,应当实地查验的。但是,由于船检的不作为,造成该船被滞留。 

  所以,船友们,一定要多学点技术法规啊,避免因此吃亏!另外也建议,船东建立技术法规研究中心,及时查找船检质量问题。 

二、加强对船检机构的管理 

  海事部门应当依据下述规定,切实履行职责,加强对船检的监督和管理。 

1.《船舶检验机构及验船人员工作过错追究办法(2008年修订)》有关船舶安检中发现缺陷的处理: 

  该办法规定,对于“在检验中,未严格执行规范标准,出现漏审、漏检,错审、错检等问题”、“未按规定的检验程序和项目进行检验”、“对船用产品持证情况检查不严格”的,属于一般工作过错。以上述船舶为例,对于上述行为而导致船舶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的,构成严重工作过错!

以上述船舶为例,①-⑤项滞留缺陷,起码都构成一般工作过错!验船人员都应当受到责任追究!包括警告;暂停检验资格;注销验船人员注册证书等。

2.《船舶检验质量监督管理工作程序》

  在安全检查过程中,发现船舶技术状况存在重大缺陷,且与船舶检验质量有关的,在检查结束后48小时内将船舶安全检查通知书抄送直属海事局或船检管理处。

直属海事局或船检管理处根据船舶安全检查通知书列明的相关缺陷,对该船的检验质量开展调查,并视调查结果做出处理。

3.《交通运输部关于深化改革推进船舶检验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交海法〔2020〕84号) 

  海事机构应当加强船舶检验的事中事后监管,通过水上交通安全监管、船舶检验机构监督检查,督促船舶检验机构依法履职。 

  进一步完善船舶检验质量监督制度,健全船舶检验现场监督机制。建立海事管理机构和船舶检验机构的联动机制,实现船舶检验质量问题处理的闭环管理。加大对违法违规检验机构和相关责任人员的追责力度。

 

  • 发表于 2023-05-15 15:57
  • 阅读 ( 396 )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相关问题

0 条评论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织光
织光

海员-二副

247 篇文章

作家榜 »

  1. 海员学院 345 文章
  2. 织光 247 文章
  3. 青衫故人 238 文章
  4. 四处漂泊 225 文章
  5. 海员 223 文章
  6. 海贼王 210 文章
  7. 朱亚文 197 文章
  8. 起风了 187 文章

文件生成中...

请稍候,系统正在生成您请求的文件

请点击下载或复制按钮进行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