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明火作业前未报备该不该处罚?看看法学院学生们的讨论

小编的师弟组织学生们对这一问题进行了讨论。供有兴趣的朋友们周末消遣。【案情】近日,某北方港口海事局执法人员在现场巡视中,发现停靠在码头的A轮正在进行明火作业,经查证,该船没有向辖区...

  小编的师弟组织学生们对这一问题进行了讨论。供有兴趣的朋友们周末消遣。

  【案情】近日,某北方港口海事局执法人员在现场巡视中,发现停靠在码头的A轮正在进行明火作业,经查证,该船没有向辖区海事处提前报备。遂决定立案调查。但是,在适用法条过程中出现了疑问,因为新《海安法》没有对这一项行为的明确规定,不知道该如何处置。咨询了小编的师弟。

  作为一个讨论题,师弟组织学生们开展课上讨论。在讨论过程中,出现了“能罚”和“不能罚”两种截然相对立的观点。即使持有“能罚”或者“不能罚”相同观点的,在理由上也各不相同。总体来说,大体分为一下几类:

  观点一:能罚。处罚依据是2004年交通部部海事局颁布实施的《船舶港内安全作业监督管理办法》(海船舶﹝2004362号)(以下简称《管理办法》)。《管理办法》第4条规定了船方的报备义务,即船舶在港内进行安全作业,需在作业活动开始前……提交船舶港内安全作业书面报备材料。对于不报备的,可以依据《管理办法》第17条实施处罚,即违反本办法规定,船舶不按规定报备港内安全作业……依据相关规定进行处罚。

  观点二:能罚。处罚依据是《海安法》第7条、第103条第(十三项)以及《管理办法》。《海安法》第7条规定了船舶应当守法的一般条款,即从事船舶、海上设施航行、停泊、作业以及其他与海上交通相关活动的单位、个人,应当遵守有关海上交通安全的法律、行政法规、规章以及强制性标准和技术规范。对于违反的,可以依据第103条第(十三项)其他违反海上航行、停泊、作业规则的行为实施处罚。也就是说,该观点认为违反了《海安法》第7+《管理办法》,依据第103条第(十三项)处罚。

  观点三:不能罚。理由很简单,因为《管理办法》第17条规定违反本办法规定,船舶不按规定报备港内安全作业……依据相关规定进行处罚。既然是依据相关规定进行处罚,那就必须找出相关规定,因为找不到相关规定,所以不能处罚。

  观点四:不能罚。理由是《海安法》第7条是一个总则条款,规定的是相关单位和个人应当履行的一般守法义务,明确了广义的海上交通行为守法要求。一般规则条款不能作为违法依据。《海安法》第103条第(十三)项是一个兜底条款,根据《海安法释义》,主要针对违反本条未列举的本法其他有关航行、停泊、作业的规定。因为本法(海安法)没有明火作业前需要报备的规定,所以不能依据本条处罚。

  【小编观点】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其实比较复杂。小编认为不能罚,但是理由不同于上述任何一个观点。需要考虑两重因素:一是《海安法》第103条兜底条款如何适用问题,二是处罚法定原则如何理解问题。

  • 发表于 2023-05-27 16:24
  • 阅读 ( 660 )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相关问题

0 条评论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四处漂泊
四处漂泊

海员—大副

225 篇文章

作家榜 »

  1. 海员学院 345 文章
  2. 织光 247 文章
  3. 青衫故人 238 文章
  4. 四处漂泊 225 文章
  5. 海员 223 文章
  6. 海贼王 210 文章
  7. 朱亚文 197 文章
  8. 起风了 187 文章

文件生成中...

请稍候,系统正在生成您请求的文件

请点击下载或复制按钮进行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