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SBC06-22修正案的技术重点

IMSBC Code修正案06-22于2023年12月1日生效,重点内容其实就是两个。一个是把扩大了A组货物分类的内容;一个是增加了硝酸铵化肥的分类。 DIFFERENCEA组货物分类变化 修正前A组定义:包括那...

IMSBC Code修正案06-22于2023年12月1日生效,重点内容其实就是两个。一个是把扩大了A组货物分类的内容;一个是增加了硝酸铵化肥的分类。


A组货物分类变化


修正前A组定义:包括那些运输时,水分含量超过适运水分极限,可能会流态化的货物。

修正后A组定义:包括那些在运输时,水分含量超过适运水分极限,可能会导致流态化,或动态分离的由于水分而具有危险的货物

区别:修正案扩大了A组固体散装货物的范围,把具有易动态分离特性的货物拿出来,在A类货物分类中重点强调了一下。

仅仅是多了一句话这么简单吗?


A组货物原来分类的技术解析


如果只是看中英文的文字阐述,那么,在技术理解上似乎过于模糊了。微海事认为,修正案的真实目的应该如下所述:

修正前,A组货物就是易流态化货物,这个叫法持续了很多年,但实际上,其意义比公约里面的阐述要复杂得多。
在实践当中易流态化货物主要体现为三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出水:A组货物由于振动等原因出水,这些水顺着货物颗粒之间的孔隙流到货堆表面,形成自由液面。这些水与货物颗粒分离,货舱内货堆上面是水,下面是湿的货物颗粒。
由于水在货舱中对船舶纵向坐标轴产生较大的面积惯性矩,从而严重危及船舶初稳性、大倾角稳性和动稳性。每个货舱都产生了大的自由液面,那么整体上对船舶稳性影响较大。

第二种情况,成粥:这些水并没有与货物完全分离,而是与货物颗粒形成了粥状物。
当船舶横摇时,这些粥状物随之横摇,随即粘连在舷侧结构内壁之上;当船舶回摇时粥状物不能及时随之与内壁分离完全回摇,从而导致两侧内壁上的货物重量不同,导致船舶重心偏离了中线面,则船舶容易产生较大的横倾,严重危及船舶稳性。

第三种情况,湿底:由于货物透水性不好或者颗粒过于细密,导致货堆中产生的水不能流到货堆表面,而是在货堆中间或者货堆底部形成水层。

由于水层的存在,货堆与舱底板或者货堆之间原有的剪切力大为降低,摩擦力减小。当船舶横摇时货堆与舱底板之间或者货堆水层上下两部分之间,就产生了错位。货堆将随着船舶的横摇而在货舱中整体倾倒,直接导致船舶产生很大横倾,危及船舶稳性。

A组货物修正后技术解释


IMO为何将第一种情况单独拿出来,起了一个名字易动态分离货物?原因可能来源于A类货物在实践中产生的危险和事故统计规律有关。

微海事为何作此推断?

修正之前A类货物称之为易流态化货物,其实本来就包括了这个易动态分离货物。

有的观点说,修正案是把易动态分离货物纳入到A组货物中,言外之意是修正前这种情况不在A组货物分类当中,这种理解似乎是不对的。上述第一种情况:出水就清晰地说明了,修正前A组货物的易流态化就已经包含了易动态分离的情况,因此,此次修正案的修改不是纳入而是强调。
关于易动态分离,修正案解释如下:

易动态分离的货物:系指含有部分细小颗粒和一定量水分、在运输时的水分含量超过适运水分极限可能进行动态分离的货物。

动态分离:系指在固体材料上方形成液浆(水和微细固体物)的现象,产生可能显著影响船舶稳性的自由表面效应。


不管是水还是浆液,重点是影响船舶稳性的自由表面效应这句话。

IMO为何单独又强调了自由液面这种情况呢?推断:应该是在实践运营过程中,这种情况对船舶稳性产生了很大威胁或者出现了事故,又或者根据统计规律,事故发生率高的案例中,自由液面危及稳性的频率较高情况较为突出。

例如下图的铝土矿液化,就属于这种情况。
不过,也不要过度解释修正案的内容,也并不是所有的铝土矿都能液化成上图这种情况,需要具体看装货港铝土矿的含水量等参数。正如群里面有经验的大咖所说,澳大利亚WEIPA的铝矾土就很干没有多少水分。
实际工作中具体情况有很多,铝土矿是否液化和装运季节,铝土矿成分等多种因素有关,不能盲目的下结论,还要看当时当地的具体情况来分析和判别

硝酸铵重新分类


硝酸铵化肥是海上船舶常运的货物,化学分子式如下结构:

attachments-2023-12-6nPeY0yy65729bb2c2a0c.png

修正案中,把原来硝酸铵基化肥(无危险的)C组货物这一条删掉,增加了硝酸铵基化肥(MHB)(B组)硝酸铵基化肥(C组)

这是何意?这明显提高了硝酸铵化肥的危险等级,这又是为何?看看近些年硝酸铵化肥发生的事故就知道了。

2020年8月4日,黎巴嫩首都贝鲁特港口发生大规模爆炸,爆炸产生的震动波能量相当于3.3级地震。导致遇难人数达200多人,6000多人受伤。

而此次大爆炸的起因,很有可能是在港口仓库存放的2750吨硝酸铵,被电焊工人在硝酸铵旁做焊接工作引爆造成的。

这说明在此之前硝酸铵化肥作为一种常见的货物,仅仅属于C组货物而被认为没有大的危险性。

但事实证明并非如此,因此修正案大大提高了其运输的危险等级,以此来说明这种货物运输的危险性,以引起航海界多方面的足够重视。

在船员培训和本科教学中,本人一再强调这种货物的危险性,也常常被学生忽视甚至不屑一顾。化肥能有多大的危险性呢?但须清楚地认识到不是所有的化肥都安全。

硝酸铵受热后会分解,迅速生成氮气和氧气,达到400摄氏度就会发生大爆炸,极其危险。同时,氮气和氧气在高温作用下还会生成有毒气体二氧化氮。


总结陈词


IMSBC Code修正案06-22旨在,确保易动态分离货物在海上运输时的安全性,通过制定相应的操作要求和建议,降低货物分离的风险,并最大程度地保护船员、船舶和海洋环境的安全。
同时提出了硝酸铵化肥的海运危险性,并增加了分类,总体上提高了硝酸铵化肥的危险等级,需要引起业界足够的重视。

  • 发表于 2023-12-08 12:27
  • 阅读 ( 229 )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相关问题

0 条评论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丁丁
丁丁

船员-船员

155 篇文章

作家榜 »

  1. 海员学院 344 文章
  2. 织光 247 文章
  3. 青衫故人 237 文章
  4. 四处漂泊 225 文章
  5. 海员 223 文章
  6. 海贼王 210 文章
  7. 朱亚文 192 文章
  8. 笑的太拽 185 文章

文件生成中...

请稍候,系统正在生成您请求的文件

请点击下载或复制按钮进行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