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船舶航行与运营中,英语是国际通用的沟通语言,精准掌握专业词汇不仅能提升工作效率,更是保障航行安全的关键。本文将从船舶结构、航行操作、设备工具、安全应急等多个维度,详细解析航海英语常用词汇,内容更丰富、覆盖更全面。
一、船舶结构相关词汇
船舶结构复杂,各部位名称是基础中的基础,以下是详细分类及解析:
1. 船体核心部位
- Hull(船体)船舶的主体结构,由船壳(Hull shell)、甲板(Deck)、舱壁(Bulkhead)等组成,起到支撑和漂浮的作用。船体可分为首部(Forepart)、中部(Midship)和尾部(Stern part)。
- Bow(船头)船体的最前端,通常设计成流线型以减少航行阻力,前端顶端称为船首柱(Stem),船首两侧的突出部分称为船首舷(Bow rail)。
- Stern(船尾)船体的最后端,形状多样(如方尾、圆尾),船尾底部装有螺旋桨(Propeller)和舵(Rudder),船尾上方通常设有尾楼(Poop deck)。
- Keel(龙骨)贯穿船体底部中央的纵向结构,是船舶的 “脊梁”,起到增强船体强度和保持纵向稳定性的作用。
2. 甲板与舱室
- Deck(甲板)船体上部的水平结构,按位置可分为主甲板(Main deck)、上甲板(Upper deck)、罗经甲板(Compass deck,驾驶台所在甲板)等。甲板上设有栏杆(Rail)、排水孔(Scupper)和系缆桩(Bollard)。
- Hatch(舱口)甲板上用于装卸货物或人员进出的开口,配有舱口盖(Hatch cover),货舱口周围设有舱口围板(Hatch coaming)以防止海水进入。
- Hold(货舱)甲板下方用于装载货物的封闭空间,根据位置可分为前货舱(Fore hold)、中货舱(Mid hold)和后货舱(After hold),部分船舶设有冷藏货舱(Refrigerated hold)。
- Cabin(舱室)船上供人员居住或工作的房间,包括船员舱(Crew cabin)、船长室(Captain's cabin)、轮机员室(Engineer's cabin)、驾驶舱(Wheelhouse,又称 Bridge)等。
- Superstructure(上层建筑)船体上部的建筑物,包括驾驶台(Bridge)、机舱棚(Engine room casing)、船员生活区(Accommodation)等,用于布置驾驶、通信和居住设施。
3. 其他结构部件
- Mast(桅杆)垂直或倾斜安装在甲板上的柱状结构,传统帆船用于挂帆,现代船舶主要用于安装天线(Antenna)、信号灯(Signal light)、雷达(Radar)等设备,大型船舶通常有前桅(Foremast)和主桅(Mainmast)。
- Bulwark(舷墙)沿甲板边缘设置的垂直挡板,高度通常为 1-1.2 米,用于防止人员或货物落水,舷墙上设有排水口(Freeing port)。
- Tank(液舱)船上用于储存液体的封闭空间,包括燃油舱(Fuel oil tank)、淡水舱(Fresh water tank)、压载舱(Ballast tank)、污水舱(Sewage tank)等。
二、航行相关词汇
航行操作涉及方向、速度、定位等多个环节,词汇专业性强,需准确理解:
1. 航行基础术语
- Sail(航行)广义指船舶在水上移动,可分为机动航行(Motor sailing)和扬帆航行(Sailing under canvas),“Set sail” 意为 “起航”,“Make sail” 意为 “加速航行”。
- Navigation(导航)确定船舶位置、规划航线并引导船舶按计划行驶的过程,包括天文导航(Celestial navigation)、地文导航(Terrestrial navigation)和电子导航(Electronic navigation)。
- Course(航线 / 航向)作为名词时,指船舶预定的行驶路径(如 “Planned course” 计划航线);作为动词时,指 “航向”,如 “Course 330 degrees”(航向 330 度,即北偏西 30 度)。
- Speed(速度)船舶航行的快慢,常用单位为节(Knot,1 节 = 1 海里 / 小时),“Full speed” 意为 “全速”,“Half speed” 意为 “半速”,“Dead slow” 意为 “微速”。
2. 停泊与移动
- Anchor(锚)由锚体(Anchor fluke)、锚杆(Anchor shank)和锚链(Anchor chain)组成,用于将船舶固定在水域中。“Drop anchor” 意为 “抛锚”,“Weigh anchor” 意为 “起锚”,“Anchor watch” 意为 “锚泊值班”。
- Berth(泊位 / 靠泊)指船舶停靠的指定位置(如 “Dock berth” 码头泊位),作为动词时意为 “靠泊”,如 “The ship will berth at 18:00”(船舶将于 18 点靠泊)。
- Departure(离港)船舶离开港口的行为,“Departure time” 为 “离港时间”,“Clearance for departure” 为 “离港许可”。
- Arrival(到港)船舶抵达港口的行为,“Estimated time of arrival(ETA)” 为 “预计到港时间”,“Actual time of arrival(ATA)” 为 “实际到港时间”。
3. 航线与避碰
- Route(航路)指船舶在海上行驶的路线,通常由海事机构规划,如 “Traffic separation scheme(TSS)” 分道通航制,船舶需按规定航路行驶。
- Waypoint(航点)航线上设定的特定坐标点(经纬度),用于导航定位,如 “Next waypoint is 30°N, 120°E”(下一个航点是北纬 30 度,东经 120 度)。
- Collision avoidance(避碰)避免船舶之间或船舶与障碍物碰撞的操作,需遵循《国际海上避碰规则》(International Regulations for Preventing Collisions at Sea),相关术语包括 “Give way”(让路)、“Stand on”(直航)、“Alter course”(改变航向)。
三、船舶设备相关词汇
船舶设备种类繁多,涵盖导航、动力、装卸等多个系统,以下是常用设备名称:
1. 导航与通信设备
- Radar(雷达)通过发射和接收电磁波探测周围目标(船舶、岛屿、礁石等)的设备,可显示目标的距离(Distance)、方位(Bearing)和速度(Speed),分为 X 波段(X-band radar)和 S 波段(S-band radar)。
- GPS(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通过接收卫星信号确定船舶精确位置(经纬度)的系统,现代船舶普遍配备,精度可达数米以内,部分船舶还会安装北斗(Beidou)等其他卫星导航系统。
- Chart plotter(海图仪)结合 GPS 和电子海图(Electronic chart)的设备,可实时显示船舶位置、航线和周围环境,支持航线规划和偏离报警(Off-course alarm)。
- VHF radio(甚高频无线电)船舶间及船岸通信的主要工具,工作频率在 156-174MHz,频道 16 为国际遇险与呼叫频道(International distress and calling channel),通话时需使用标准航海用语。
2. 动力与操控设备
- Engine(发动机)船舶的动力来源,包括柴油机(Diesel engine)、汽油机(Gasoline engine)等,主机(Main engine)用于驱动螺旋桨,辅机(Auxiliary engine)用于发电、泵水等。
- Rudder(舵)安装在船尾螺旋桨后方的板状装置,通过舵机(Steering gear)控制转动方向,从而改变船舶航向,分为单舵(Single rudder)、双舵(Twin rudders)等,“Hard starboard” 意为 “右满舵”,“Hard port” 意为 “左满舵”。
- Propeller(螺旋桨)由叶片(Blade)和轮毂(Hub)组成,通过主机带动旋转产生推力,使船舶前进或后退,“Ahead” 表示螺旋桨正转(船舶前进),“Astern” 表示螺旋桨反转(船舶后退)。
3. 装卸与系泊设备
- Crane(起重机)安装在甲板上用于装卸货物的设备,分为克令吊(Crane)、龙门吊(Gantry crane)等,“Crane operator” 意为 “起重机操作员”。
- Winch(绞车)通过滚筒(Drum)缠绕钢缆(Wire rope)或链条(Chain),用于起吊货物、收放锚链或系泊的设备,分为锚绞车(Anchor winch)、系泊绞车(Mooring winch)等。
- Rope(缆绳)用于船舶系泊、拖带或固定货物的绳索,材质包括钢丝缆(Steel wire rope)、尼龙缆(Nylon rope)等,“Mooring rope” 意为 “系泊缆”,“Towing rope” 意为 “拖缆”。
- Anchor windlass(锚机)安装在船首甲板的大型绞车,专门用于收放锚链,由电动机(Motor)、减速箱(Gearbox)和制动装置(Brake)组成,操作时需配合锚链舱(Chain locker)使用。
四、船舶安全相关词汇
安全是航海的核心,以下词汇涉及救生、消防、应急等关键场景,必须熟记:
1. 救生设备
- Lifeboat(救生艇)具备独立浮力和自航能力的应急撤离工具,按存放位置可分为舷吊式救生艇(Davit - launched lifeboat)和自由降落式救生艇(Free - fall lifeboat),每艘救生艇需配备足够的食品、水和通讯设备。
- Lifebuoy(救生圈)环形漂浮装置,通常为橙色,配有救生索(Life line)和自亮浮灯(Self - igniting light),用于向落水人员投掷,“Throw the lifebuoy to the man overboard” 意为 “向落水者投掷救生圈”。
- Life jacket(救生衣)船员和乘客必须配备的个人救生装备,由浮力材料(Buoyant material)制成,穿戴后可使人体头部露出水面,“Don the life jacket immediately” 意为 “立即穿上救生衣”。
- Survival craft(救生筏)无自航能力的应急漂浮装置,分为气胀式救生筏(Inflatable liferaft)和刚性救生筏(Rigid liferaft),存放时为折叠状态,紧急时自动充气展开。
2. 消防设备
- Fire extinguisher(灭火器)便携式灭火设备,按灭火原理可分为干粉灭火器(Dry powder extinguisher)、二氧化碳灭火器(CO₂ extinguisher)、泡沫灭火器(Foam extinguisher)等,需定期检查压力和有效期。
- Fire hose(消防水带)连接消防泵(Fire pump)和水枪(Fire nozzle)的橡胶软管,用于输送灭火用水,通常卷放在消防栓(Fire hydrant)旁,长度一般为 15-20 米。
- Fire alarm system(火警系统)由火灾探测器(Fire detector)、报警按钮(Alarm button)和警报器(Alarm bell/siren)组成,一旦探测到火情,立即发出声光警报,“Activate the fire alarm” 意为 “启动火警警报”。
- Fire damper(防火阀)安装在通风管道(Ventilation duct)中的装置,火灾时自动关闭以阻止火势和烟雾蔓延,配合防火门(Fire door)形成防火分区。
3. 应急与演练
- Emergency exit(紧急出口)船舶上用于紧急疏散的通道和出口,通常设有荧光指示牌(Fluorescent sign)和应急照明(Emergency lighting),“Keep emergency exits clear” 意为 “保持紧急出口畅通”。
- Safety drill(安全演习)模拟紧急情况的训练活动,包括消防演习(Fire drill)、弃船演习(Abandon ship drill)、救生演习(Life - saving drill)等,国际海事规则要求每两周至少进行一次。
- Distress signal(求救信号)船舶遇险时发出的国际通用信号,包括无线电信号(如 Mayday 呼叫)、视觉信号(如信号弹 Flare、烟雾信号 Smoke signal)和声响信号(如雾号 Foghorn)。
- First - aid kit(急救箱)存放急救药品和工具的箱子,包括绷带(Bandage)、消毒液(Disinfectant)、止痛药(Painkiller)等,船上每个工作区域和居住舱室附近都应配备,“First - aid station” 意为 “急救站”。
4. 安全标识与规则
- Safety sign(安全标识)用于提示安全信息的标志,包括禁止标识(Prohibition sign,如 “No smoking” 禁止吸烟)、警告标识(Warning sign,如 “Caution wet floor” 小心地滑)、指令标识(Mandatory sign,如 “Must wear helmet” 必须戴安全帽)和提示标识(Information sign,如 “Emergency assembly point” 紧急集合点)。
- SOLAS(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International Convention for the Safety of Life at Sea)全球最重要的航海安全公约之一,规定了船舶的安全构造、设备配备和操作标准,所有国际航行船舶必须遵守。
通过以上详细解析,相信你对航海英语词汇有了更全面的掌握。在实际航海中,这些词汇需要结合场景灵活运用,建议多通过航海日志、无线电通话、国际海事公约等材料加深理解,不断积累实践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