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航海周伯通搁群里吐槽现在海员市场一团糟,到处乱收费,培养了多少实习水手机工都找不到船。黑中介还把人往死里骗,他出于好心拉了个群,有 100多号找船的,想着介绍管理公司给他们,但问了一圈管理公司,几乎都是不要。没办法就只能花钱,内贸3000,外贸4000~10000的中介费去找中介上。
奇葩的就是,管理公司明明说不要人,但是花钱却又能去。比如某国字头NO.1船东,你直接找他就说不要人,通过中介5000,就立马能安排了。
他为此感到困扰。
这其中的道理倒也不难理解。收费的中介,其实是船东/船管的白手套。
“白手套”是一个术语,指那些在前台打掩护的人,为某些不便抛头露面的人,做些不太正规的勾当。由于海员外派管理规定第三十条明确表示,海员外派机构不得因提供就业机会而向外派海员收取费用。
而对于一般职业中介而言,向船员提供就业信息等服务收取一定的费用,并没有任何法律明令禁止,而且对于收费标准也往往依从市场化的定价。
更为重要的是,如果外派机构直接下场收钱,往往会面临非常直接的投诉,从而引来海事局监管的问候。借助中介这个白手套就不一样了,一来从法理上中介费是合理的,二来即便有投诉,海事局对其一般也没有管辖权。更重要的是,即便有任何问题,也大可以往中介身上推,都是中介的错。(当然作为直接劳动用人方,按照劳动法来讲是违法的,但监管主体就不是海事局了)
虽然海员外派规定和海事劳工公约对于向海员收费都有规定,但前者是部门规章,且也没有相应处罚条款,后者为国际公约,似乎也只是倡议遵守,并没有相应比较明确的处罚条款。但终究被投诉,迎来的是海事局的批评教育,传出去终归没有面子,而且也有损口碑,捅到一些正直的船东耳里,没准趁机把已有的船也弄丢了,总归是不好的。
有一个白手套就不一样了,完全可以当作毫不知情,主打一个受害者人设。即便真的被投诉被举报,大可以站在道德的高地,与船员一起疯狂吐槽这群H中介,怎么可以这么黑呢?
当然,我也相信,部分外派机构还是很有节操,企业价值观也很正的,但谁能保证企业里的每个人都能贯彻企业价值观呢?又有谁能保证企业的员工能经受得住几千块钱的诱惑呢?“就拿这个考验干部?”
有船员总结当代实习生最后的归宿其实是进厂打工:
交钱培训-好不容易通过考试-开始找船-终于找到了一个月200$的实习生岗位-开始在船上当牛做马-证书终于换出来了下船- 找不到船 不要新证船员-花钱找中介-发现被骗-最后进厂打工。
总结得很好,下次不要总结了。
海事局其实也发布了一些相应的政策想要解决上述情况,但对于白手套的存在,目前似乎也没有更好的方法,只能督促船东/外派机构通过一些自律自查的方式来缓解。不管怎么说,海事局出手的雷声已经响了,要下多大的雨,还要我们拭目以待吧!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你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