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规范数据实例
船舶规范实例:
Ship's Particulars: | ||
Length Overall (L.O.A)= | 200.00 | m |
Length between P.P(L.B.P)= | 190.00 | m |
Moulded Breadth(B)= | 31.00 | m |
Displacement(Δ)= | 30000 | MT |
Ton per Centimeter(TPC)= | 52 | MT |
Draft(D)= | 5 | m |
Block Coefficient(Cb)= | 1.019 |
船舶总长LOA是没有用的,计算下沉量用的是两柱间长LBP.
船舶总长,两柱间长,型宽对于实例的船来说,是不变的量。
排水量,每厘米吃水吨数和方形系数,都是随着吃水的变化而改变的,是变量。
下沉量的计算公式
实际上,下沉量的计算公式有很多,这里只举一个常用的公式。
由此可见,同样一条船,同一个航速和方形系数下,限制水域的下沉量是开放水域的2倍。
实测数据,基本上与此结论接近。
船舶在不受限的浅水区域航行时,船体下沉量(S)的估算公式:S=0.01×CB×V²
当船舶在受限的浅水区域航行时,船体下沉量(S)的估算公式:S=0.02×CB××V²
下沉量表格实例
船体下沉量表格实例:
Ship's | Confined | Open |
Speed | Water | Water |
15.5 | 4.895 | 2.447 |
15.0 | 4.584 | 2.292 |
14.5 | 4.284 | 2.142 |
14.0 | 3.993 | 1.997 |
13.5 | 3.713 | 1.857 |
13.0 | 3.443 | 1.722 |
12.5 | 3.183 | 1.592 |
12.0 | 2.934 | 1.467 |
11.5 | 2.694 | 1.347 |
11.0 | 2.465 | 1.233 |
10.5 | 2.246 | 1.123 |
10.0 | 2.037 | 1.019 |
9.5 | 1.839 | 0.919 |
9.0 | 1.650 | 0.825 |
8.5 | 1.472 | 0.736 |
8.0 | 1.304 | 0.652 |
7.5 | 1.146 | 0.573 |
7.0 | 0.998 | 0.499 |
6.5 | 0.861 | 0.430 |
6.0 | 0.733 | 0.367 |
5.5 | 0.616 | 0.308 |
5.0 | 0.509 | 0.255 |
4.5 | 0.413 | 0.206 |
4.0 | 0.326 | 0.163 |
3.5 | 0.250 | 0.125 |
3.0 | 0.183 | 0.092 |
2.5 | 0.127 | 0.064 |
2.0 | 0.081 | 0.041 |
表格纵坐标,即表格的第一列ship's speed,也就是上表灰色部分的数据,表示船舶航速。
横坐标有两个。
第一个横坐标是表格的第二列,confined water,是限制水域下不同航速对应的船体下沉量。
第二个横坐标是表格的第三列,open water,是开放水域下不同航速对应的船体下沉量。
从上表即可看出,随着航速的增加,不管是限制水域还是开放水域的下沉量,都在逐渐增大。
同时,由于浅水效应,随着航速增加,限制水域的下沉量,同比开放水域的下沉量,要大。
下沉量曲线的表现
从下沉量曲线可以明显的看出:
一条船在同样的条件下,限制水域的下沉量,大部分的情况都远大于开放水域的下沉量。
随着航速的增加,限制水域和开放水域的下沉量都在增大,同时限制水域下沉量增加的速度,要大于开放水域的下沉量增加速度。
该曲线与船体下沉量表格数据完全一致,但更加直观。
简洁而准确的结论
浅水效应,导致船舶下沉量明显增大,船舶在较高速度航行且经过浅水区时,要注意船舶搁浅。
船舶经过浅水区,须提前计算好该状态下船体的下沉量,以及与船舶吃水和富裕水深之间的关系。
如果同时水密度变小,更须注意船体下沉量的变化。
在进出港等航线水深较浅,搁浅可能性增大的场景下,在保证船舶舵效的同时,船舶尽可能保持低速航行,确保下沉量不要太大,避免搁浅。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你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