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专业书上都有这么两句话:
夏季淡水载重线(fresh water load line in summer):较夏季载重线高Δs/40TPC或夏季吃水的1/48,标有缩写字母F.
热带淡水载重线(tropical fresh water load line):较热带载重线高Δs/40TPC或夏季吃水的1/48,标有缩写字母TF.
这是夏季淡水载重线和热带淡水载重线的定义,多数情况下都是在船舶货运或者船舶原理中出现的。
但是,这两个定义都有同样的一个问题:那个或是什么意思?
例如,夏季淡水载重线比夏季载重线到底是高出Δs/40TPC,还是高出夏季吃水的1/48?
热带淡水载重线高出热带载重线,也是同样的问题。
到底是1/40还是1/48,用哪一个对?
船员兄弟们甚至有大部分老师,上课的时候一笔带过,语焉不详,理解的深度似乎不够。
在船员行业里,高多少似乎和他们没有什么关系,因为载重线在造船设计阶段就已经算好了。船造好了以后,载重线当然已经勘画完毕,至于高多少,表面上看与船员关系不是很大。
但是,与PSCO和验船师关系就大了。
水密度与载重线
常见的载重线标志:
除了这6条载重线都是横线,还有一条竖线。这条竖线的作用就是把淡水载重线和海水载重线分开。
就上面这个载重线标志来说,竖线左侧的是淡水载重线,竖线右侧的是海水载重线。
回到我们上面的问题:F线比S线高Δs/40TPC或夏季吃水的1/48,到底是怎么回事?
高度差为什么有两个
请看载重线公约对淡水干舷的规定:
淡水干舷
在密度为1.000的淡水中,最小干舷应为海水最小干舷减去Δs/40TPC.
式中:Δs一一在夏季载重线时的海水排水量
TPC一一在夏季载重水线时的海水中每厘米吃水吨数
如果在夏季载重水线时的排水量不能确定,减除数应为夏季吃水的1/48,此夏季吃水系自龙骨上边量至载重线标志的圆圈中心。
如果船在海水中,就应该使用海水载重线。
T线和S线同在竖线的右侧,同属于海水载重线。T线比S线高出夏季满载吃水的1/48,这个高度差就是一个数值,没问题。
如果船在淡水中,就应该使用淡水载重线。
对于夏季淡水载重线来说,夏季淡水干舷就应该等于夏季最小干舷减去Δs/40TPC. 其实意思就是,夏季淡水载重线就比夏季载重线高Δs/40TPC.
其实这个Δs/40TPC,单位是cm,它还有一个专业名词,叫做淡水超额量,通常用FWA表示。
FWA=Δs/40TPC
到这里,F和S之间的高度差为FWA,也是一个数值,也没问题。
问题在上面公约中,淡水干舷规定的最后一段话:
如果在夏季载重水线时的排水量不能确定,减除数应为夏季吃水的1/48,此夏季吃水系自龙骨上边量至载重线标志的圆圈中心。
注意:这句话中说的减除数,指的是应该减去的数,不是减去除数。这个翻译太忠实于原文,没有充分考虑到技术本身的数学逻辑。当年从国外引进公约,属于从0到1,可以理解,明白即可。
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Δs不能确定,那么,夏季淡水载重线比夏季载重线高出夏季满载吃水的1/48.
这样一来,F和S之间的高度差就有了两个,一个是FWA,另一个是夏季满载吃水的1/48.
所以,这个或,是这么来的!
结论:如果Δs能确定,那么F与S的高度差用Δs/40TPC;如果Δs不能确定,那么F与S的高度差用夏季满载吃水的1/48.
彻底的醒悟
对于船员兄弟们来说,其实这些足够了。也正是从此开始,兄弟们应该彻底理解F线和S线的关系。
两者到底是什么关系?用几句话说明一下,也许能让大家彻底清楚。
船在标准海水中,夏季满载排水量20000吨,平均吃水正好淹没S线的上沿。这种装载状态就是常规意义上的船舶满载状态。
如果把船瞬移到水密度为1.000的淡水中,此时平均吃水正好淹没F线的上沿。
F和S的高度差,就是FWA.
用通俗的说法,不那么严谨的来说就是,同样的夏季满载排水量,在标准海水中,水线到S线;在标准淡水中,水线到F线。
本质上,F线就是船在标准淡水中的满载水线,船在标准淡水中的F线其实就相当于船在标准海水中的S线!
这句话,彻底解决了F线和S线之间的关系,也明确了海水载重线和淡水载重线之间的关系。
其实这对于咱们航海的人来说,已经够用。
似乎还没完
对于PSCO们和验船师们来说,讲到这里似乎还没有完。
为什么很多情况下,F线比T线高一点?两者为什么不一样高呢?
在船舶设计阶段,干舷是根据很多因素确定的,例如,夏季最小干舷是由船舶主尺度,丰满度,船舶类型,上层建筑,舷弧等因素来决定的。
说到底,这些最小干舷的数值,是考虑到船舶形状,船舶类型,航区以及航行季节等因素,船舶应该具有的储备浮力大小来来确定的。
这就是说,在船舶设计阶段,需要先计算船舶的储备浮力和计算干舷的大小,最后才是确定夏季满载排水量。
因此,公约中的Δs尚未确定,似乎有这个意思。
就这个载重线标志来说,因为F线比T线高,而T线和S线的高度差肯定是夏季满载吃水的1/48,显然,F与S两线之间的高度差用的是FWA,且
FWA>夏季满载吃水的1/48
至此,F线与S线的关系,彻底大白于天下。
结论
对于船员来说,您上的任何一条船,载重线的位置都是早已确定好了的,只需要熟练使用载重线,不要超载即可。
要掌握到什么程度?需要知道超载指的是平均吃水超某一条航次确定的载重线,而且在整个航次执行的过程中,平均吃水均不可超过本航次航行区域对应的载重线。
在海水里用海水载重线,在淡水里用淡水载重线。
船舶整个航次不允许超载,但是水密度不同或油水消耗等因素引起的载重线使用的不同,实属正常,完全符合公约规定。
其实很多情况下,船舶根本就不是超载,而是人们没有搞清楚公约的具体规定之含义。
这一点,请大家务必在实践过程中,牢记。
对于PSCO和验船师们来说,需要搞清楚FWA是如何计算的,干舷是如何计算的,排水量是如何计算的。
载重线的勘画是否合理,证书与实际勘画的载重线是否一致?船舶是否满足公约的技术要求?
对于海事管理部门来说,需要搞清楚什么算超载,超载的本质到底是什么?什么情况属于超载,什么不情况不属于超载?公约条款之间是怎么样的关系?船上是否认真执行了公约的具体规定?
这些问题足可以写一本书来具体阐述,才能够从理论到实践,从实践再到公约把技术讲清楚。
道理不难,但深挖倒也没有那么简单。只是不同的领域使用的方法和业务角度不同,虽然可能由此导致不同的见解,但是真正的正确的技术,只有一个。
与大家共勉的是,不论是在教学中还是在技术管理中,不可以用主管代替客观,不可以随便理解公约的规定,不可以从表面上抓住一条就当成了金科玉律。
应该从技术的本质上,看待这些具体的应用场景,从现象看到本质。要从技术原理出发,深刻理解公约的技术细节,全面考虑公约每个条款之间的逻辑关系,切记不可盲人摸象。
再者,各位从业的兄弟们,应该秉承着对技术尊重的精神,抱着谦虚谨慎的态度,学习并掌握这些技术。做理论研究的要考虑到实际应用的场景,尽量减少分歧;做实践的要考虑到理论研究的真正含义,并将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真正能够独立的正确的解决工作中的各种技术问题。
其实,很多工作中的问题,都不是问题,而是需要我们把技术逻辑和细节搞清楚。
只有这样,行业才能不断发展,个人才能不断进步。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你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