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装箱船,又称“货柜船”。是以载运集装箱为主的运输船舶。
广义是指可用于装载国际标准集装箱的船舶;狭义是指全部舱室及甲板专用于装载集装箱的全集装箱船舶。其运货能力以吨位计算,或以装载的20英尺标准箱(TEU)或 40英尺标准箱(FEU)的箱数表示。第一艘集装箱船是美国于1957年用一艘货船改装而成的。
由于它装卸效率极高,停港时间大为缩短,并减少了运输装卸中的货损,因此而得到迅速发展。到20世纪70年代,集装箱船已经成熟定型。集装箱船的形状和结构跟杂货船明显不同,它外形狭长,单甲板,上甲板平直,货舱口大,其宽度可达船宽的70%〜80%,甲板和货舱口盖上有系固绑缚设备,以便固定甲板上装载的集装箱,货舱内部装有固定的格栅导架,以便于集装箱的装卸和防止船舶摇摆时箱子移动。
集装箱一般采用大舱口,舱内采用箱格结构,可使集装箱不致因船舶在航行中摇摆而发生移动,舱内集装箱不需要绑扎,提高了装卸效率。
集装箱船一般吨位较大,又是大舱口,因此舱盖的重要很大,为了减少每块舱盖的重要,大型集装箱船都采用多列舱口,有的用2列舱口。此外,由于甲板上也要装载集装箱,舱盖上也要堆放数层集装箱,要求舱盖上有集装箱旋锁锁紧装置,且应有较大的强度,通常会使用箱型舱盖。
为了减少舱内的绑扎作业,同时使舱内的上下层集装箱之间堆放整齐,不造成偏码现象。一般集装箱船舱内均设有箱格导柱。箱格导柱是设在集装箱四角的位置上,从货舱底部到舱内围板垂直设置小角钢导柱。它便于沿着导柱对集装箱进行装卸和定位,并可省去舱内为集装箱固定的设备。
第一代:出现于20世纪60年代,横穿太平洋、大西洋的17000-20000总吨集装箱船可装载700-1000TEU。船舶尺度:船长约150m,船宽约22m,吃水为8-9m。舱内可装6列,5-6层;甲板上装6列,1-2层。
第二代:出现于20世纪70年代,40000-50000总吨集装箱船的集装箱装载数增加到1800-2000TEU,航速也由第一代的23节提高到26-27节。船舶尺度:船长为175-225m,船宽为25-30m,吃水为9.5-10.5m。舱内装7-8列,6层;甲板上装8-10列,2-4层。
第三代:出现于1973年石油危机以来,这代船的航速降低至20-22节,但由于增大了船体尺寸,提高了运输效率,致使集装箱的装载数达到了3000TEU,因此,第三代船是高效节能型船。船舶尺度:船长为240-275m,船宽约32m,吃水为10.5-12m。舱内装9-10列,7-9层;甲板上装12-13列,2-4层。
第四代:出现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集装箱船的航速进一步提高,集装箱船大型化的限度则以能通过巴拿马运河为准绳,集装箱装载总数增加到4400个。由于采用了高强度钢,船舶重量减轻了25%;大功率柴油机的研制,大大降低了燃料费,又由于船舶自动化程度的提高,减少了船员人数,集装箱船经济性进一步提高。船舶尺度:船长为275-295m,船宽约32m,吃水为11.5-12.5m。舱内装10-11列,8-9层;甲板上装13-14列,4-5层。
第五代:作为第五代集装箱船的先锋,德国船厂建造的5艘APLC-10型集装箱可装载4800TEU,这种集装箱船的船长/船宽比为7~8,使船舶的复原力增大,被称为第五代集装箱船。船舶尺度:船长为280-300m,船宽约32.2-39.4m,吃水为11.5-13.5m。舱内装12-13列,8-9层;甲板上装15-16列,5层。
第六代:1996年春季竣工的Rehina Maersk号集装箱船,最多可装载8000TEU,该型船已建造了6艘,人们说这个级别的集装箱船拉开了第六代集装箱船的序幕。据有关方面预测,不久的将来,可装载10000个集装箱的巨轮将会在欧洲问世。船舶尺度:船长300m以上,船宽40m以上,吃水为14m以上。
集装箱船舶的分代时间,其典型的船型以及当时的外部环境和条件,如下图所示: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你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