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事冷知识Little-known Trivia about Shipping
船舶载重线标志(Load line marks)是指为标明船舶载重线位置,用以检查装载状态使之不小于已核定的最小干舷,而按载重线公约或规范所规定的式样勘绘于船中两舷的标志。船舶载重线标志包括:甲板线、载重线圈及各载重线。为保证船舶航行安全,在船舷处勘划的船舶在不同海区和季节须相应使用的负载量标志。
根据《国内航行海船法定检验技术规则》第三篇第一章第三节中“航行区域与季节划分”的规定,4月16日,汕头以北的国内沿海航行海船开始适用热带载重线。作为船员航行的“生命线”、“保险圈”,载重线究竟从何而来?
1早期关于船舶载重的规定
虽然有关载重线的公约是在1966年生效的,但人类对船舶载重量的限制可谓源远流长。
公元前3世纪,爱琴海的克里特王国颁布了罗德法(Lex Rhodia),其中规定需对船舶装载的情况进行检查。后来,随着罗马在地中海的兴起,罗德法被罗马法吸收,成为罗马海事规则的一部分,这一要求也被继承下来,并随着罗马在地中海领域的大规模扩张而被广泛传播。
十世纪至十六世纪之间,地中海地区贸易兴起,意大利各个城邦的海上贸易有了大发展,这些城邦大多继承了罗马法的理念。为保证税收和船舶安全,他们各自设立了一系列规则来规范他们的商船。根据法令,商船被要求用固定的标示在船舷侧标明船舶的最大载重量。
由于缺少统一的政权,不同城邦采用的标识是不同的。例如在威尼斯,要求在船体相应位置上刻一个十字,在热那亚是装三个水平铁条,在撒丁岛则是用油漆画一个圆圈。此外,威尼斯还雇佣了一批特别官员——“Scribanus”,负责检查离港前船舶的状态,包括确认船舶的装载情况。如果船舶发现超载,这些官员就会根据威尼斯议会的法令扣留船舶,直到船主缴纳相应的罚款后才释放,而罚款数额则由超载的货物数量决定。同时期,德国人也发展出了其关于船舶载重的规定。
威尼斯桨帆船(Galley)
2由船员生命筑成的“载重线”
随着资本主义兴起和第一次工业革命,英国趁势崛起,成为“日不落帝国”,其海上来往的商船数量达到了人类史上的一个峰值。但这样的繁荣却建立在船员的牺牲上。当时,英国对于商船海员的管理沿用了海军的传统:商船船员在签订协议后,不论因什么原因,只要拒绝出海就会面临两周到三个月的牢狱之灾。当船员发现船况太差,远航基本等同于送死时,他们不得不在生死之间做出选择。
据统计,当时英国部分港口城市的监狱里一度有超过四分之三的犯人是拒绝出海的海员。另一方面,因为商船数量的激增,船舶事故也开始大幅上升,许多海员因此死亡。根据泰晤士报的调查,1867年,英国平均每天发生6起船舶事故,一年共高达2000多起。政府的毫无作为引发了民众的愤怒,迫于压力,议会紧急指派皇家委员会去调查失事原因,但他们的调查结果并不全面。
同一时期,泰恩茅斯的船东James Hall发现,随着船舶事故率的持续上升,相关运营费用也随之暴涨,船队经营已变得相当困难。为改变这个情况,他着手对其进行详细调查,最终发现超载是导致船舶失事的重要原因。于是,他撰写了一份调查报告提交至伦敦贸易委员会,希望他们能给予重视。但由于James Hall的提议触犯了资本家的利益,事情也不了了之。
3为船员权益而奔走的“孤勇者”
并非所有议员都对海员的生命漠不关心。受到James Hall的鼓舞,身为煤炭商人的Samuel Plimsoll (塞缪尔·普利姆索尔),深知船舶在运输煤炭时普遍存在超重现象,决心要守护船员的生命安全。1868年,普利姆索尔成功当选后下议院议员。此后,他开始不断地提案修改《商船法令》,但因损害了船东的权益而被否决。遭遇多次失败后,普利姆索尔没有放弃,而是将海员们悲惨的遭遇写出来,希望通过舆论的力量来推动议会改革。在强大的社会舆论压力下,议会指派皇家委员会再次对事故原因进行调查,并起草《Merchant Shipping Act》修正案,对船舶的载重线做出具体规定。
但由于反对派的力量过于强大,这份修正法案始终无法通过。普利姆索尔在议会上愤怒高喊道:“你们这群恶棍只知道破坏和让别人去死”,“你们知道有数千人会为此而死吗?”这一举动险些让他失去了议员资格。但幸运的是,这一孤胆英雄式的行为引发了公众的关注,他们将矛头对准船东们,认为他们是靠牺牲海员来谋取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一年后,在群众的呼吁下,议会最终通过了《Merchant Shipping Act》修正案。根据规定,所有船的船身都必须加画载重线,以显示船只是否超载。后来,这条载重线被命名为“普利姆索尔线(Plimsoll Line)”,并沿用至今。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你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