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如何检查驾驶台两翼的烟灯组合以确保其状态良好?
答:
1.烟灯组合及其连接救生圈应正确连接,检查快速释放装置工作正常,确保救生圈能够迅速抛下。
2.信号体上应有清晰的释放图示与文字说明,以及有效期标识。烟灯组合附近应贴有IMO标识。
3.救生圈与烟灯组合信号的连接绳应有足够长度和强度(具体长度和强度要求,参看说明书),以产生足够下坠力,带动组合信号。
二,连接驾驶台两翼烟灯组合信号的救生圈应不少于几公斤?
答:重量不小于4公斤。
三,为登乘人员在舷梯附近布置的救生圈有何配备要求?
答:根据IMO2009年发布的MSC.1/Circ.1331《登离船设施构造、维护和检查/检验指南》要求,“救生圈当作登离船装置在使用时,在其附近应备有一只带有一只自亮浮灯和一根救生浮索的救生圈,以供即时使用。”
四,为登乘人员在舷梯附近布置的救生圈是否纳入到救生设备数量中?
答:此救生圈通常在船舶靠港后临时放置于舷梯附近,开航后收回,其不应纳入到救生设备数量中,但仍应注意维护和保养。
五,根据公约要求,船上至少于几个救生圈应带有救生浮索?
答:至少两个救生圈带有救生浮索,并且均匀分布船舶两舷。
六,公约和法规对救生圈救生浮索的长度有何要求?
答:长度应为不少于存放位置至最轻载航行水线以上高度的两倍或30米,取大者。
七,公约和法规对救生圈救生浮索的直径有何要求?
答:直径不小于8mm。
八,SOLAS公约关于船上救生衣的配备数量有何要求?
答:
1.船上每人应配备一件符合要求的救生衣,救生衣应有哨笛、救生衣灯;贴反光带;
2.标示船名、船籍港、编号等。各值班处所也应配备足够数量的救生衣(≧正常值班人员),值班人员使用的救生衣应存放在驾驶台、机舱控制室、和任何其他有人值班的地方。
一,救生衣管理有哪些注意事项?
答:
1.为便于管理,所有救生衣应进行编号;
2.应印有船名、船籍港及编号;
3.救生衣上张贴的400cm2以上的反光带,且应保持清洁无破损,无风化生活区各层走廊、驾驶台、机舱集控室、餐厅、娱乐室、船首存放处等应张贴与本船实际一致救生衣穿着示意图;
4.船艏救生衣在存放处所应张贴IMO标记并标明数量,在艏尖舱内的救生衣在艏尖舱外应有明显标记;
5.每次演习时应检查船员救生衣穿着方法,注意不得打活节,并形成习惯;
6.救生衣附带的哨笛、自亮浮灯要定期检查,注意有效期;
二,SOLAS公约关于船上保温救生服配备有何要求?
答:
1.每人配备一件合适尺寸的浸水保温服(保温救生服)。
2.值班处所配备足够数量(≧正常值班人员)的浸水保温服。
3.距离配备的救生服正常存放处所的水平距离超过100 米的工作站配备不少于2件浸水保温服。
三,根据MSC的指南,救生服的定期检查和检测要注意什么?
答:救生服定期检查应按MSC/Circ1047《船员每月检查船上救生服和抗暴服指南》进行。并注意以下几点:
1.注意定期对救生服拉链进行检查和润滑,保持拉链活络自如。
2.为能够保证船员快速穿着,放置时应保持拉链敞开。
3.救生服如有外包装,应保证包装与救生服的型号编号一致。
4.救生服应按照MSC/Circ.1114的要求每三年送岸检验,10年后每年送岸检验;检验报告应当存船。
四,救生服的日常维护和训练要注意什么?
答:
1.印有船名、船籍港,应张贴有反光带(反光带正面≧400cm2,;对于不能自动翻转的保温服,后背贴有≧100CM2的反光带),其存放位置应张贴有IMO标记;
2.保温服应保持整体清洁,反光带无破损,无老化;
3.建立清单,附带的哨笛、自亮灯浮要定期检查,注意有效期。应定期(通常弃船演习时)培训全体人员进行穿着,要求一个人在不经帮助下二分钟内可穿好;
4.演习时应将保温救生服带到现场,对于开敞艇,还应带上救生艇。
一,SOLAS公约关于船上保温用具有何要求?
答:所有货船应在救生艇筏(包括专用救助艇)上配备保温用具,要求数量为“足供额定乘员10%的,符合LSA规则2.5要求的保温用具或2件, 取其大者”。
二,保温救生服是否可以替代救生艇上的保温用具?
答:保温救生服不能替代救生艇上的保温用具(保温袋)。
三,船上应配备多少个火箭降落伞火焰信号?
答:
1.船舶应配备不少于12只火箭降落伞火焰信号,并保存在驾驶室或其附近。
2.每艘救生艇应配备火箭降落伞火焰信号4只;
3.每个救生筏应配备火箭降落伞火焰信号4只。
四,船配火箭降落伞火焰信号的技术参数?
答:当垂直发射时,火箭应达到不少于300m的高度,该火焰应:发出明亮红光;燃烧均匀,平均光强不小于30000cd;燃烧时间不小于40s;降落速度不大于5m/s;在燃烧时不烧损降落伞及附件。
五,船上应配备多少个手持火焰信号?
答:
1)每艘救生艇属具包括手持火焰信号6只;
2)每个救生筏属具包括手持火焰信号6只。
六,船配手持火焰信号的技术参数?
答:
1)发出明亮红光;
2)燃烧均匀,平均光强不小于15000cd;
3)燃烧时间不小于1min;
4)在浸入100mm深的水中历时10s后,仍能继续燃烧。
七,船上应配备多少个漂浮烟雾信号?
答:
1)每艘救生艇属具包括漂浮烟雾信号2只;
2)每个救生筏属具包括漂浮烟雾信号2只;
3)设有有效的自亮灯的救生圈,至少有2个还应同时配备有效的自发烟雾信号(持续时间不少于15min);并能自驾驶台迅速抛投。
八,船配漂浮烟雾信号的技术参数?
答:
1)在平静水面漂浮时,均匀地喷出鲜明易见颜色的烟雾,持续时间不少于3min;
2)在整个喷出烟雾期间,不喷出任何火焰;
3)在海浪中,不致被淹没;
4)在浸入100mm深的水中历时10s后,仍能继续喷出烟雾。
一,公约和法规对抛绳器有何要求?
答:船舶应配备1套符合LSA的抛绳器:每套包括不少于4根抛射绳和4个抛绳体;或4具自带抛射绳的抛绳器;射程至少230米,抛射绳的破断强度不少于2kN;抛绳器本体上应有简洁的图示和文字说明(说明书或图解阐明抛绳设备的用法)。
二,公约对配备非自由降落式救生艇的货船救生艇筏的配备有何要求?
答:
1.船舶每舷至少1艘全封闭救生艇,该救生艇应能容纳船上人员总数;
2.救生筏的存放位置能在开敞甲板层上使救生筏易于从一舷转移至另一舷,其总容量应能容纳船上的全体人员;
3.如不能易于转移,则每舷救生筏总容量应能容纳船上的全体人员;
4.凡救生艇筏存放地点距离船首或船尾的水平距离超过100m的货船,除配备上述要求的救生筏外,还需要配备一只救生筏,其尽量靠前或靠后存放。该救生筏可用人力解脱的方式系牢。
三,公约对配备自由降落式救生艇的货船关于救生筏的配备有何要求?
答:
1.每舷所有的救生筏应能容纳船上人员总数;
2.至少船舶一舷的救生筏应使用降落装置。凡救生艇筏存放地点距离船首或船尾的水平距离超过100m的货船,除配备上述要求的救生筏外,还需要配备一只救生筏,其尽量靠前或靠后存放。该救生筏可用人力解脱的方式系牢。
四,SOLAS公约对救生艇和救生筏的配员与监督有何要求?
答:
1.每艘必须使用的救生艇筏,应由一名驾驶员或持证人员(精通艇筏操作)负责指挥。
2.每艘救生艇还应指派一名副指挥。负责人和副指挥均应有一份该救生艇筏的船员名单,并应确保船员熟悉其任务。
3.每艘机动救生艇筏的发动机,应指派一名能够操作发动机和进行小调整的人。
五,SOLAS公约要求救生艇筏集合地点每人至少有多大面积?
答:每人至少应有0.35m2的面积。
六,公约对救生艇筏集合和登乘布置在照明方面有何要求?
答:
1.应急电源供电系统,应能为集合与登乘地点提供足够的照明。
2.通往集合与登乘地点的通道、梯道应标有指示符号并予以照明。
七,公约对救生艇筏登乘设施有何要求?
答:每处降落地点或每两处相邻的降落地点应设置登乘梯1具,其长度应满足在船舶纵倾10°及向任何一舷横倾达20°情况下,可从该存放位置延伸到最轻载航行水线
一,SOLAS公约要求,在大船船速为几节时,救生艇应能放到水面?
答:当船舶在平静水中以5kt航速前进时能降落水中并被拖带。
二,公约对救生艇的速度和续航能力有何规定?
答:
1.当载足全部乘员和属具,救生艇在平静水中前进航速应至少为6kt;
2.当拖带船上所载的最大型救生艇或与其相等负载时,救生艇在平静水中前进航速应至少为2kt。
3.应配备足够的燃料供满载的救生艇以6kt的航速运转不少于24hrs。
三,救生艇艇机应在外界气温多少度以上应能启动,启动时间有限制吗?
答:救生艇发动机启动系统和辅助启动设施应在-15℃的环境温度下,启动操作程序开始后2min内启动发动机。
四,救生艇在未入水的情况下,艇机运转时间不少于几分钟?
答:发动机应能在救生艇体尚未入水情况下,冷启动后运转不少于5min。
五,公约和规则对救生艇脱缆装置有何要求?
答:
1.应在艇首附近设一装置以固定首缆。在静水中能以5kt的速度被大船向前拖带。
2.除了自由降落救生艇以外,首缆固定装置应包括一脱开装置,以使船在静水中以5kt的速度向前航行时,首缆能从救生艇内部脱开。
六,公约和法规关于救生艇艏缆配备有什么规定?
答:需配备首缆2根,长度不少于从救生艇存放位置至最轻载航行水线距离的2倍或15M,取其大者;其中1根在艇首前端,与脱开装置连接,另1根存放在艇首或艇首附近。
七,最新SOLAS公约修正案对救生艇中的食品和淡水有何规定?
答:救生筏的口粮和包装淡水以及救生艇的包装淡水应可以在戴着保温服手套时打开包装和食用。
八,救生艇及救生筏内应有何种求救用信号,数量是多少?
答:
1.有2个烟雾信号,4个火箭降落伞火焰信号,6个手持红光火焰信号;
2.还应配有1面日光信号镜,1只可发莫尔斯信号的手电,1只哨
一,SOLAS公约关于救生艇操作说明的内容和张贴有何要求?
答:
1.图解说明此操纵器的用途及此项设备的操作程序,并提出有关须知或注意事项;
2.张贴在操作位置附近,船员能懂,在应急照明下面,容易看清;
3.使用IMO要求的符号。
二,如何理解和实施SOLAS公约对救生艇的周检查的要求?
答:
每周均应进行下述试验和检查,内容包括检查锈蚀与强度且检查报告应记录在《航海日志》中。
1.应对所有救生艇、救助艇和降落设备进行目视检查,确保其随时可用。
2.只要环境温度在起动和运转发动机所要求的最低温度以上,救生艇和救助艇上的所有发动机均应进行运转试验,总时间不少于3 分钟。在此时间内,应表明变速箱和齿轮组满意地结合。
3.除自由降落救生艇外,在气候和海况允许时,应将救生艇在不载人的情况下从其存放位置作必要的移动,以证实降落设备可正常操作;
4.以及应测试通用应急警报。吊艇钩及与艇体连接的支撑座、脱钩装置及传动机构是否已妥善并完全复位。
三,除了周检项目以外,公约对救生艇的月度检查有何要求?
答:
1.只要天气和海况允许,除自由降落式救生艇外的所有救生艇应在不载人的情况下移离其存放位置。
2.每月检查救生设备(包括救生属具),确保完整无缺并处于良好状态。检查报告应记入航海日志。
四,最新SOLAS公约修正案对吊艇索的检查维护与更新有何规定?
答:降落所用的吊艇索应定期检查,要特别注意穿过滑轮的部分,并在由于吊艇索磨损超过制造厂规定的标准而需要换新时或按不超过5年的间隔期(取早者)予以换新。
五,公约对救生筏的最小乘员定额与质量有何要求?
答:救生筏的载乘人员不能少于6人;救生筏及其容器和属具的总质量不应超过185kg,但配有降落设备或不要求从一舷转移到另一舷的救生筏除外。
七,SOLAS公约对船首救生筏及附属设施有何规定?
答:
1.该救生筏(即船首配备的救生筏)附近应至少配备2件救生衣和2件浸水保温服;
2.应提供充足照明,该照明无论是固定装置还是便携式的,都应能照亮救生筏的存放位置以及可能降落的水域。如使用便携式照明,则应配备支架以满足船舶两舷都能使用。
3.不充许使用有结绳作为6人筏的登乘设备。
4.船首救生筏可不安装静水压力释放器。
一,救生筏上的静水压力释放器应在浸入水深多少米时动作,他的检验期限是多久?
答:
1.在水深不超过4m处,自动脱开救生筏;救生筏和静水压力释放器的检验期限不能超过12个月;
2,经主管机关认可,亦可最长展期到17个月。
二,公约对气胀式救生筏与静水压力释放器的检验周期有何要求?
答:对每一只气胀式救生筏和静水压力释放器,间隔期限不得超过12个月,经主管机关认可,亦可最长展期至17个月;在认可的并且合格的检修站进行检修。
三,请叙述SOLAS公约关于船舶防火控制图配备有何要求。
答:一份固定张贴在船员起居处所供船上高级船员指导,另二张(可用复制品)应存放在左右舷梯口固定的风雨密封闭盒子里对岸上消防人员的一种指南,同时盒外应贴有IMO标识,盒内有一份中英文的船员名单要求船长签字、盖章,注明日期,并有船舶主要防火消防设备的操作说明。
四,当发现实际情况和防火控制图不一致时三副应如何处置?
答:当发现实际情况和防火控制图不一致时三副应立即报告大副和船长处理,通常应以防火控制图为准,如需修改防火控制图,应由船级社批准,并加盖章而不能擅自涂改之
五,SOLAS公约关于船舶国际通岸接头有何配备要求?
答:500总吨以上的货船至少配备一只国际通岸接头,并保证在船舶两舷都能使用,演习时要带到现场;
六,国际通岸接头应包括哪些配件?
答:根据FSS CODE CHAPTER 2规定:国际通岸接头的配件包括四套螺栓和螺母,八个垫圈,一个橡胶垫片,及一套合适的安装扳手放在一起(一般两个扳手)
七,船舶国际通岸接头如何/何时使用?
答:当船舶在停泊期间发生火情,且船舶本身的消防泵不能正常使用时,需要引用岸上水灭火时使用国际通岸接头,法兰盘一面与岸上消防管路连接。开启岸上消防水,流入船上消防管路中,船员在火场附近的消防栓上接上本船皮龙和水枪进行灭火。
一,公约对消防员装备附件的耐火救生绳有何要求?
答:对每一呼吸器都应配有一根长度至少30 m的耐火救生绳。救生绳应能够用卡钩系在呼吸器的背带上,或系在一条单独的系带上,以防止在使用救生绳时呼吸器脱开。
二,每套消防员装备应配备几个气瓶?
答:每套消防员装备至少应配备3个气瓶,(其中两组备用)。);若船舶配有充气设备,可只配备一个备用气瓶。
三,SOLAS对货船配备消防员装备的数量和储存地要求是什么?
答:
1)每艘船至少要配备两套符合SOLAS要求的消防员装备;根据船舶的大小及类型,主管机关可要求增加呼吸器数量。
2)消防员装备储存位置应是易于到达和即可使用之处,所备的消防员装备不能储存在同一地,其储存位置应尽量远离,存放地点应有应急照明设备。
四,SOLAS对消防员使用的安全灯的照明时间多长?
答:至少3个小时。
五,消防员装备中的压缩空气瓶容量要求;当最后警报响后还可提供多长时间的空气?
答:
1.压缩空气瓶内空气储存量至少为:1200L的自给式压缩空气呼吸器,或可供使用至少30分钟的其它自给式呼吸器;
2.6~8min。
六,EEBD最少可用多长时间,做何用途,使用时有何种限制?
答:
1.至少能提供10min的使用时间,全体船员应会用;
2.应急脱险呼吸装置;
3.不得用于救火、进入隔离空舱或舱室,也不得供消防员穿戴。
七,如何检查手提CO2灭火器以确保其状态良好?
答:
1.手提CO2灭火器没有压力表,但有重量要求,检查时首先进行外观检查,检查瓶体有无破损或严重腐蚀、脱落、标识不清现象,胶皮喷管状态是否老化或破损,铅封状态是否良好,灭火器附近是否有张贴标准的IMO标识,另外通过称重检查CO2液体重量是否在原始重量的90%以上;
2.检查状况良好,登记在检查卡片上,方便主管人员记录。
答:若船舶的手提灭火器需送岸检测或换药,船舶必须要求岸上提供相对应的替代品,以确保消防安全。
二,SOLAS公约关于备用灭火剂或备用灭火器的配备有何要求?
答:
1.备用灭火剂:能够在船上进行再充装的灭火器,其备用灭火剂的数量应按前10 个灭火器的100%和剩下其它灭火器的50%进行配备。备用灭火剂的总数不必超过60 份。船上应备有充装说明。
2.对于不能在船上进行充装的灭火器,应额外配备如上规定的相同灭火剂量、型式、能力和数量的手提式灭火器以代替备用灭火剂。
三,船上消防栓配备F扳手与G型扳手有何公约依据?
答:公约规定:消防水带应与其必要的配件及工具一起,存放于消防栓或接头部位的明显部位,以备随时取用。目前通常用F扳手操作消防栓,G型扳手操作皮龙接口。
四,SOLAS公约对消防水带长度有何要求?
答:消防水带的长度应至少为10米,但不应超过下列规定的最大长度:
1.在机器处所内为15m;
2.在其他处所内和开敞甲板上为20m;
3.在最大型宽大于30m船舶的开敞甲板上为25m。
五,SOLAS公约对消防水枪尺寸和类型有何要求?
答:
1.标准水枪的尺寸应为12mm、16mm、19mm,或尽可能与之相近;
2.起居和服务场所内,不必使用大于12mm的水枪;
3.在机器处所和各外部处所,不必使用大于19mm的水枪;
4.所有水枪应为经认可的设有关闭装置的两用型式(即水雾/水柱型)
六,你轮是否装配了舟车式泡沫灭火器,在什么地方配备,容量为多少?
答:
1.根据公约要求,每一锅炉舱内应至少设有容量至少135L的经认可的舟车式泡沫型或与之等效的灭火器1具。
2.在设有内燃机的机器处所内还应设有每具容量至少45L的经认可的泡沫灭火器或等效灭火器,其数量足以使泡沫或等效物能射到燃油和润滑油压力系统、传动装置和其他有失火危险的任何部分。
3.具体数量、存放位置以防火控制图为准。
七,舟车式灭火器维护管理要注意什么?
答:舟车式灭火器旁应有中英文操作说明和IMO标识,机舱人员、驾驶员应熟悉存放地点并正确使用,应按期保养和换药并做好记录。舟车式灭火器附近整洁无杂物,喷嘴不堵塞,胶管不老化,瓶体无严重腐蚀,压力表压力正常,铅封状况良好,车体活动自如。
一,公约对便携式泡沫发生器(泡沫枪)的配备要求?
答:每一锅炉舱内或锅炉舱入口外侧应至少配备一套手提式泡沫枪装置;设有内燃机的机器处所应至少配备一套手提式泡沫枪。若机舱和锅炉舱没有完全分隔,则作为一个舱室看待。泡沫枪应带有一个装有至少20 升浓缩泡沫的便携式储罐,及至少一个带有同等容量浓缩泡沫的备用储罐(即一共两个装有泡沫液的储罐)。
二,便携式泡沫发生器(泡沫枪)的维护注意事项?
答:泡沫枪灭火器旁应有中英文操作说明和IMO标识,机舱人员、驾驶员应熟悉存放地点并正确使用;一般而言,药液的有效期为两年,船舶注意按期更换,并保留药液说明书。
三,船舶固定CO2灭火系统的维护要求有哪些?
答:
1.二氧化碳间应保持清洁和通风,不应存放其他物品,无关人员不得入内,照明、报警和通讯应处于良好可用状态,定期检查二氧化碳瓶的外表状况是否良好。
2.二氧化碳灭火系统的操作说明(中/英文)及施放量应张贴在各控制站并应与实际情况一致,船长和所有高级船员均应熟悉和能正确操作施放。
3.二氧化碳管路每2年应吹通试验一次,平时应检查管路是否锈漏,特别是甲板上的管路。管路每2年进行一次吹通试验,报告应保持在船上,以备检查。
4.气瓶每2年进行称重。
四,船舶固定CO2灭火系统的通风、照明、通讯有何要求?
答:应有应急照明,如没有,应配备一只防爆手电;通讯采用直通电话,如没有,可配备一台手提对讲机;进入二氧化碳间之前应进行通风,通风控制开关应设置在门口附近。
五,你知道货舱失火时,应释放多少瓶二氧化碳吗?
答:货舱失火时,各货舱应释放二氧化碳的瓶数,可以从二氧化碳间释放说明中获得。
六,货舱使用二氧化碳系统作为灭火设施时,气体的体积至少等于最大货舱总容积的百分之多少?
答:使用CO2作为装货处所的灭火剂时,所备此种气体的数量应足以发出体积至少等于该船能密封的最大货舱总容积的30%的自由气体。
七,货船上当油漆间几平方米及以上时应有喷淋或CO2等固定灭火系统?
答:4㎡
一,公约对专用救助艇的训练有何特殊要求?。
答:除兼作救助艇的救生艇外,救助艇应在合理和可行的范围内,每个月降落下水并在水上进行操纵。无论如何,应至少每3个月按此要求进行一次。
二,在什么情况下,船舶在离港后24hrs内应举行救生、消防演习?
答:若有25%以上的船员未参加该船前一个月的弃船和消防演习,应在该船离港后24hrs内举行这两项演习。
三,在什么情况下,船舶应在开航前举行救生、消防演习?
答:如果船舶在经过重大改装后首次营运或有新船员(第一次上船的船员),这些演习应在开船前进行。
四,每艘救生艇应在多长时间间隔降落入水并在水上操纵?
答:在弃船演习期间,每只救生艇应至少每3个月进行一次乘载被指派的操艇船员降落下水并在水上进行操纵,不同的救生艇尽可能在相继的演习中轮流释放。
五,公约对自由降落式救生艇演习和训练有何特殊要求?
答:至少每三个月一次在弃船演习时,船员须登上该救生艇,各自正确系固在其座位上并开始降放程序直至但不包括实际释放救生艇(即:不得松开释放钩)时为止。之后,仅带所需操作船员自由降落降放,或用第二降放手段降至水中,由操作船员在水中操纵。在不超过六个月的间隔里,或者自由降落降放,或者按照IMO制定的指南进行模拟降放。
六,在弃船和救生演习时,对于救生艇和救助艇的降收时间有何要求?
答:
1.救生艇应在发出弃船演习信号后的10min内,能够载足全部乘员及属具降落水面,没有回收时间的明确要求。
2.救助艇应在发出演习信号后的5min内,能够载指定乘员及属具降落水面,回收时间应不超过5min。
七,在弃船演习时,救生衣和浸水服应在无人帮助的情况下多长时间穿好?
答:
1.救生衣在1min内穿着完毕;
2.浸水服在2min内穿着完毕。
一,按照公约要求,救生艇筏几名艇员在几分钟内能完成登乘和降落准备工作?
答:2名艇员能在不到5min内完成登乘和降落准备工作;
二,公约要求,救生艇筏在发出弃船信号后几分钟内可降落入水?
答:一切救生艇筏应能在发出弃船信号后10min内,载足全部人员及属具,全部降落水中。
三,SOLAS公约对船上训练与授课的要求?
答:
1.在新船员上船后,不迟于上船后的2个星期内,安排其进行救生设备和灭火设备的培训。
2.如果船员是定期安排轮流上船的,应在不迟于第一次上船后的2个星期内进行此项培训。
3.应讲授船舶灭火设备和救生设备的用法以及海上救生的课程,其间隔期与演习间隔相同。
4.每次授课可包括船舶救生和灭火设备的不同部分,但是船舶的所有救生和灭火设备的授课内容应在2个月期间完成。
四,SOLAS公约要求的授课内容主要有哪些?
答:
船员每次均应听课,课程应包括但不限于:
1)船舶气胀式救生筏的操作与使用;
2)低温保护问题,低温急救护理和其他合适的急救程序;
3)在恶劣气候和恶劣海况中使用船舶救生设备所必需的专门课程;和
4)灭火设备的使用和操作。
五,SOLAS公约关于船上《训练手册》有何规定?
答:每一船员餐厅和娱乐室,或每一船员房间内均应配备1本最新版本的《训练手册》,这两套配备方案满足一套要求即可。《训练手册》应使用船上的工作语言。《训练手册》上载明的内容应与船舶实际状况一致。
六,SOLAS公约关于吊架降落救生筏训练有何要求?
答:应在不超过4个月的间隔期,在船上进行使用吊架降落救生筏的训练。每当可行时,此项训练应包括充气与降下救生筏。该救生筏可以是训练专用救生筏,而且不构成船舶救生设备的组成部分;该救生筏应有明显标记。
请稍候,系统正在生成您请求的文件
三副面试常见问题及答案
扫码过程中请勿刷新、关闭本页面,否则会导致支付失败
购买后请立即保管好,30天后需重新付费。
三副面试常见问题及答案
扫码过程中请勿刷新、关闭本页面,否则会导致支付失败
购买后请立即保管好,30天后需重新付费。
请点击下载或复制按钮进行操作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你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